華軍征服麻六甲的同時,得到當地漢裔加強的楚軍開始發起收復整個蘇門答臘島的戰鬥。
事實證明,滿者伯夷陸軍比海軍還要孱弱,作為一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除了少數穿皮甲的職業武士外,其餘所有人都沒有鎧甲,那些輔兵甚至連一身薄衣服都沒有,很多人直接光著脊樑,那根木矛、砍刀之類的玩意就上戰場送死來了。
別說火槍,就是直接拋射輕箭,也能給這些人帶來致命打擊。
10月底,徐世松在室利佛勢之戰中徹底摧毀了滿者伯夷陸軍主力,殲滅敵軍五萬餘人,自身只付出不到二百的傷亡,並且一戰收復三佛齊舊都室利佛勢城。
傷亡如此輕微,楚軍自然沒有暫停休整的必要。
11月初,楚軍在滿者伯夷核心領土,爪哇島西側的巡達地區登陸。
為了對抗楚軍,滿軍在巡達海岸線上修了一道40公里長的木牆,並且在易於登陸的海灘插滿了木籤,希望以此阻擋楚軍的登陸行動。
但是楚軍除了自己的艦船之外,還有數艘華夏海軍的專業戰艦輔助。
一艘60炮風帆戰列艦用20分鐘的時間,把爪哇長牆砸的四分五裂,隨後幾艘小艇撞開那些長木樁和尖刺強行登陸。
海軍工兵把這些小艇連在一起,迅速建成一座棧橋。楚軍士兵就直接透過這座棧橋登陸。
最後時刻,滿者伯夷軍對棧橋方向發起反攻,這一次他們出動了國內最精銳的象軍無視,但反擊直接被海軍艦炮逐退,滿軍損失大約兩千人,連海灘都沒能碰到。
楚軍登陸以後,剩餘的滿者伯夷軍隊迅速瓦解,11月15日,就在華夏海軍滅亡麻六甲的當天,滿者伯夷王維克拉馬法哈納帶領他的大臣走出滿者伯夷城,向徐世松投降。
理論上來說,到此時,滿者伯夷應該已經算是滅亡了。
但是,這個國家本質上是一個爪哇土人的部落聯盟,王不過是幾個龐大社群的共主而已。
維克拉馬法哈納投降,並不意味著其他社群的封建主也一起投降了。
至少,他的蘇希達就逃離滿者伯夷城,轉進到東部的原始森林中,帶領少數追隨者準備打游擊。
另外,加里曼丹(婆羅洲)島上的滿者伯夷領主同樣拒絕投降。
於是,戰爭繼續。
徐世松冊封他的叔叔徐睦海為伯爵,單獨領兵出征婆羅洲,他把這座大島劃給徐睦海當做封地。
11月底,徐睦海率領七百漢兵在婆羅洲登陸,花了二十天時間摧毀了當地所有成規模的武裝抵抗,佔領這座大島西側沿海的狹長地區——再往島內走是原始森林,人煙罕至。
1798年年初,徐睦海接受了婆羅洲北部小國文來,和一個袖珍島嶼小國蘇祿的投降。
而楚軍繼續進攻,一座島嶼一座島嶼的向東推進,一直推進到東夷島(新幾內亞島)西部的幾個孤立地區,被雪山山脈阻擋為止。
楚軍在東夷島與一些獵頭族野人部落遭遇,對方食人的特性引起楚軍士兵的極大反感,雙方爆發幾輪衝突,處在石器時代的土人自然無力抵抗,幾乎所有獵頭族部落都被夷平,殘存者被迫向東逃往深山。
……
楚軍用了不到三個月,基本滅亡滿者伯夷的同時,在西南的大理國,華軍也已經解決了自己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