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遠遠一下回過神來,不好意思道:“哦, 哦,她回話了?怎麼說呢?”
小姑姑道:“她說雖然你的老家遠了些,但是他們一家人都對你本人比較滿意,希望能和你進一步發展下去……你呢?遠遠,你對聶嶼和他們家滿不滿意?”
趙遠遠突然覺得小姑姑像在做一個市場滿意度的調查,眼前不由浮現出聶嶼方正的面孔和帶笑的眼睛,心裡有些猶豫,隨口道:“我沒什麼意見。小姑姑你覺得呢?”
電話裡小姑姑的聲音明顯地愉悅起來:“沒意見就好。我覺得他們家挺不錯的。聶嶼本人很優秀,長相也端正,她媽媽為人還算隨和,爸爸雖然還沒見到,但是既然是重點中學的老師,修養素質都應該挺好的……這段時間你們就多接觸,如果雙方都覺得滿意,就早點把這件事情定下來了……我也好打個電話,把這件事情跟你爸爸講一下,最好讓他跟你媽媽也抽個時間來一趟江城,雙方父母見個面……”
小姑姑說得也太久遠了,好像自己快要跟聶嶼辦喜事了似的。
雖然自己今年二十五了,聶嶼今年也二十九了,但是也用不著這樣的迫不及待吧?
趙遠遠搖了搖頭,對著手機道:“小姑姑,我現在在西山駐現場,怕是沒多少時間跟聶醫生見面呢——”
小姑姑道:“在西山有什麼呀?現在交通這麼發達,你在西山上班,難道還不下山了?現在通訊工具也多,不能時常見面,打電話,發簡訊,發微信,上網都可以聯絡的。遠遠,這個世界上人很多,適合自己的人卻不多,你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忙工作,個人問題也要抓緊了。”
趙遠遠只得一一應了,小姑姑又叮囑她一個人在外要注意安全,注意飲食,囉嗦了好一會,才把電話掛了。
一通電話打得趙遠遠睡意全無。趙遠遠索性連了酒店的WIFI,在手機上閒逛起來。
微信和QQ都有很多新的聊天記錄。趙遠遠先爬樓看了幾個群的聊天,都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新聞。手指往下翻動,看到“風飛揚”給自己發了好幾條訊息過來。
“風飛揚”是易颺風的微信名,微信裡他拍了好幾張自家陽臺上種的花草的照片過來,留言道:“遠遠姐,到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江南無錫了嗎?那次跟你一起去花鳥市場買回的愛花,如今已經盛開了呢。”後面是一個笑臉。
趙遠遠見照片中的各色雛菊確實開得好看,忍不住笑著回了句:“到了呢。羨慕你家的花花,有位頂級的護花使者。”
眼睛再望下看,發現通訊錄裡有一個新加微信的申請,趙遠遠點開,只見“微雨初晴“的微信名下寫著:“遠遠,我是聶嶼。”
趙遠遠點了“同意”,就見一條訊息很快發了過來:“遠遠,最近忙嗎?”
遠遠回道:“有點。現在正在無錫出差。”
聶嶼停頓了一下,又發道:“這個週末有空嗎?我們一起去爬山?”
這是要約會的節奏?趙遠遠愣了一下,回道:“現在還不知道有沒有空。時間不早了,明天我要去現場驗收基礎,現在還得看會規範,晚安。”
聶嶼很快回了:“晚安”,外加一枝玫瑰和一個笑臉。
本來是為了敷衍聶嶼,不過趙遠遠想了一下,還是真的把那本《樁基驗收規範》又拿出來看了一遍。
男朋友的事情強求不來,工作卻是可以盡心盡力,少出紕漏的。
第二天一早,趙遠遠剛吃過早飯,高經理的電話便打了過來:“趙工,收拾好了嗎?我已經到了酒店大廳,你可以下來了。”
趙遠遠拿著資料夾乘電梯下來,就見一位穿著灰色短袖襯衣的中年男子站在大廳向著電梯口張望。趙遠遠走上前去,禮貌地問道:“請問,您是藥廠的高經理嗎?”
中年男子打量了趙遠遠一番,有些不可置信地道:“對,我是高明飛高經理。你就是設計院派來驗收的趙遠遠趙工?”
趙遠遠笑著點了點頭:“對,高經理,我們走吧。”
高經理苦笑了一下,帶著趙遠遠上了停在酒店外的一輛商務車上,終於沒有忍住,說道:“設計院說派趙工過來驗收,我們還以為趙工是位老同志呢,沒想到趙工你這麼年輕。看樣子,趙工你應該還不到三十歲吧?”
趙遠遠道:“我今年二十五了。”
高經理緩緩發動汽車,皺著眉頭道:“我們這個專案,投資雖然只有八千萬,但是生產的都是抗腫瘤的新藥,來不得半點馬虎呢。今天雖然是初驗,質檢站的領導不來,但是有部分樁出了點問題,還需要馬上制定一個解決的方案……趙工你這麼年輕,做過多少專案呢?唉——”
趙遠遠明白,高經理這是在嫌棄自己太年輕了,沒有工作經驗,怕自己把他們的專案耽擱了。這就跟病人到醫院看病,都想找一位年紀大點的醫生,心裡才覺得踏實一樣,做工程的甲方也都希望設計院派給自己做設計的人能夠年紀大一點,經驗豐富一點。
趙遠遠略一思量,隨即笑道:“高經理放心,這個專案本來就是我設計的,只是上次交底的時候,因為在外地出差,所以沒能過來。我工作已經三年了,工程驗收參加過無數次,驗收的流程和要點都十分清楚。至於出問題的那部分樁,待會到了現場,根據實際情況,我一定會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的。”
高經理見她說得有模有樣,總算點了點頭:“那就有勞趙工了。”
沒想到現場的情況遠比趙遠遠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整治棟廠房分為三個區域打樁,第一個區域的樁已經全部打完,驗收也基本合格,但是第二個區域的樁只打了設計樁長的一半,五六米長便打不下去了。據打樁的施工人員講,這個時候樁尖已經進入了堅硬的礫砂層,打樁用液壓機顯示的資料已經達到了圖紙上的設計值,所以施工單位提出疑問,第二區域的這種情況的樁是否可以就打到這個長度為止?
如果可以打到這個樁長就可以的話,那麼設計人員設計兩倍的樁長是不是就在浪費?
而且既然五六米的深度就到了礫砂層,那麼為何不設計成更加經濟節約的淺基礎?樁基礎這種形式是不是在浪費甲方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