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只要把握住了這些資料,煤的質量應該是沒問題的,可這個陳樓煤偏偏就是妖氣的很。
出現不耐火的症狀,一般都能從煤工業分析資料中體現出來,這種煤的揮發分一般都在百分之十五以上,有的達到了百分之二十甚至更高。
可陳樓煤的揮發分,正常數值均在百分之九上下,而且非常穩定,關於這種奇特的現象,就是把這方面的專家請來恐怕也難以說出個所以然。
喬建朝之所以知道這個秘密,也是因為在實踐中摔了無數次跟頭才總結出來的。
然而這個秘密,鈞都市水泥廠迄今為止沒有第二個人知道。
喬建朝不說出來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可以拿陳樓煤在煅燒過程中的實際表現去要挾煤礦老闆,讓他給自己回扣。
實際上喬建朝也是這麼做的。
不過,喬建朝卻不敢大批次的購進陳樓煤,陳樓煤不耐火,如果單獨使用,會導致大量的熟料生燒或者欠燒。
喬建朝是化驗室主任,同時還負責著水泥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熟料出現嚴重的生燒,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只能把劉樓煤和陳樓煤摻在一起使用。
現在不一樣了,劉巖當了化驗室主任,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質量問題,完全是劉巖一個人的責任。
喬建朝準備大批次購進陳樓煤。
他知道劉巖會惡補有關原料標準的知識,可那又怎麼樣?陳樓煤存在的問題連專家都看不出來,劉巖就更不用提了。
劉巖剛剛接任化驗室主任,煅燒過程中就出現了大批的生燒料。
這個問題,成了每天早會上唯一的話題,王明君盯著劉巖,陰陽怪氣地說:“劉主任,到底是怎麼搞的,這窯還能不能燒了,怎麼老出生燒料?”
劉巖皺著眉頭,把一本一本的化學分析記錄遞給王明君,說道:“看出磨生料和入窯生料的化學分析應該沒什麼問題啊,怎麼回事呢?”
喬建朝忍不住在一旁偷笑,心裡罵道:這個狗日的就是個書呆子。
楊德義提醒劉巖:“小劉,是不是原材料有什麼問題啊?”
劉巖又拿出一沓原材料化學分析報告,遞給楊德義,撓著頭說:“各種原材料我都讓化驗員複查了好幾遍,都沒有什麼問題呀!”
楊德義又問:“煤呢,入窯煤會不會有問題?”
劉巖說:“沒有,劉樓煤和陳樓煤的發熱量都在六千大卡以上,灰分、揮發分和水分也都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王明君朝喬建朝坐的地方瞄了一眼,發現喬建朝正低著頭聚精會神地擺弄他的手機,王明君衝著他問道:“喬廠長,你是這方面的老專家了,應該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吧?”
喬建朝一推六二五:“配料方案是化驗室搞的,我怎麼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王明君意味深長的看了看大家,說道:“既然各方面都沒有問題,那就只能是人的問題了,劉主任,可不能這樣一味地搞下去啊。”
散會後,鄭華強一左一右拉住正急匆匆往回走的侯福全和喬建朝,擠眉弄眼地說:“你們聽說了沒有?劉巖那傢伙的大學文憑和碩士文憑都是掏錢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