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開始,張涵一發不可收拾,在廚藝上爆發出驚人的天賦。他把不少香料和中藥都用於調味,‘創造發明’了百十道炒菜,並製作了酥餅、烤餅、蔥油餅、鉸子、包子、餡餅、韭菜合子、蛋糕等數十種食品。這些美味,他已經想了好些年了,正好趁機,犒勞犒勞自己。
無數的美味不僅令張家人大飽口福,也讓母親和祖父想起了‘神仙廣壽子’。於是乎,張氏的神童在張家藏書中,發現了一本易牙的食譜,作為秘密,悄悄流傳於張家大宅之中。
‘想必神仙留下的,不僅僅是天書’,這樣的念頭,不約而同出現在知情者的腦海裡。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就理所當然了。在神仙美味的影響下,張涵漸漸擺脫了他七歲年齡的限制,開始有限度的參與一些兒家中事務。當然,他所參與的,大都是與天書有關的事情。
比如說,實驗記錄怎麼寫。天書寫的很詳細了,張涵額外又給出了一個固定格式,包括實驗日期、實驗名稱、原料名稱、原料比例、實驗地點,實驗的條件、實驗的過程、觀察到的現象、測量到的資料、干擾因素的影響等等,等等。
再比如說,製做五色玉(玻璃)時,需要較高的溫度,應使用黑色能燃燒的石頭,即煤,並要求把煤煉成焦炭。
天書上有許多疏漏,張涵也無可奈何。
許多東西,往往到了具體實施的時候,他才旁觸類通,想起一點兒頭緒來。當然,他想起的,也有限的很。煉焦的過程,就被張涵形容為,與木材燒成木碳的過程是一樣~一樣~一樣的~
具體操作嚒,嘿,他是相信勞動人民智慧的。
前途是光明的——在經歷了一系列失敗,乃至事故以後,騶縣張氏科技研究工作成功取得了部分進展,並正在取得更大的進展中。
“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於眾。故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
張涵背靠大樹,懶洋洋地半躺在草地上,默默背頌著《三略》。
‘這書說的很有道理——二十一世紀最寶貴的是什麼?人才也。
欲成就大事,無非是兩者,一是錢財,二是人才,缺一不可。錢財的事,張氏家族已經在準備了,那人才……’
此時此刻,兵書戰策都是不傳之密。張家的也不例外。張涵起初看到的藏書中,並沒有包括在其中。這些都是張昭後來拿給他的,有《三略》、《孫子》、《陰符經》、《吳子》和《軍禮司馬法》。可惜懷遠公當初離家時,沒能帶上《太公兵法》。
時光總在人不經意間,就悄悄溜走了,一晃已是延熹八年(165年)秋。
張涵足足長高了一頭,看起來已是個少年人。他的臉依然圓圓的,整個人看起來便略胖。不喜歡塗脂抹粉,又常在戶外活動,他的面板依然光滑細膩,卻黑了不少。烏黑的長髮簡單挽了個髻,用深紫色的木釵一插,清清爽爽紋絲不亂。細細數來,張涵的五官中,唯有眼睛出色,明亮溫潤炯炯有神。
不過,如今躺著的張涵,眼睛早就眯成了一條縫。若不是他左手輕輕撫mo著臥在身邊的一條大黑狗,別人還以為他已經睡著了。
那狗身量巨大,尾巴搖動,輕輕拍打著張涵的膝蓋,頭卻挨在張涵的肩膀,一身長毛黝黑髮亮,唯有眼睛爪子等寥寥幾個部位長著白毛。狗似主人形。大狗也一副懶洋洋的模樣,似乎很舒服,很享受,就差打個滾,讓張涵給他撓肚皮了。
&no有一下沒一下,時斷時續的,彷彿他飄蕩在天外的思緒。
清脆的笑聲和“噠噠”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已經變的很微小了,秋日的陽光曬在身上,暖洋洋的,一切安祥而舒適。
就在他即將睡去的時候,突覺眼前一暗,一個溼漉漉、熱乎乎的傢伙,隨之糊在他的臉上。張涵迷迷糊糊間猛然一驚,連忙睜開眼睛,又嚇了一跳,只見一雙水汪汪、清澈明亮的栗色大眼睛,湊在他臉旁,親熱的望著他。
“去!”氣憤的拍了一下大黑的馬臉,張涵怒道,“別拿你那銅鈴大眼來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