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整軍

這要,跑到,什麼時候呀!”

伴隨著沉重的“呼呼”喘息聲,田老七滿腹怨恨,忍不住抱怨起來。

“少?嗦……刺史大人,都在前面,領跑,你,抱怨個屁!”

屯長鄭萬有大聲喝斥,只是他粗重的喘息,好好一句話說的支離破碎,氣勢全無。惹來一片笑聲,若是平時,鄭萬有早衝上去一陣鞭子了――訓練的時候,抱怨個屁!

過了一刻工夫,隊伍裡沒有一絲雜音,只剩下“踏踏”的腳步聲和沉重的呼吸聲了。有力氣抱怨,還不如多喘口氣。對一旁的州兵,鄭萬有不由得升起了一絲敬意,這跑步看著簡單,跑起來還真不容易。一不留神,鄭萬有踩到了一個小坑,他身體一斜,眼看就要栽倒在地。

一支手從旁邊伸了過來,有力的扶了他一下,是個州兵。

“謝了,兄弟。”

“沒事,”那州兵說話就流利多了,“注意呼吸,深呼吸,注意節奏,慢慢就好了。從事大人常跟我們說,跑步好,打了勝仗,要追得上人家,打了敗仗,要人家追不上……”

這話聽的鄭萬有笑了,“跑步從事大人?”

州兵也笑了,“是!我們的從事大人。”

伍子方率領州兵以後,還是依照在族學裡學到的訓練方法,用負重跑步等方式來訓練士兵地體能。說起來。行軍訓練也是有的,但這樣天天跑步,士兵們就很不滿意了,但伍子方親自帶隊,士兵們也說不出別的來,便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跑步從事”。三年下來,伍子方從不克扣糧餉。與州兵們同食同寢,訓練雖嚴格,卻都自己率先完成,那州兵說起他來不自覺帶出一絲驕傲。

“跟上!跟上!注意呼吸!”

張涵一邊命令道,一邊深深吸了口氣,早晨清涼的空氣令他精神一振。恍惚中似乎又回到了族學帶隊訓練了。今年二十七歲的張涵,一直沒有停止了鍛鍊,身上也總帶著負重,正是身體最佳的時候。張涵頂盔貫甲,全副武裝,上半身是細密的魚鱗甲,腰帶以下和披膊仍用札甲,頭上戴著兜,腰上配著一把四尺長的環首刀,整個人煥發出一種勃勃英姿。有如匣藏已久地寶刀出鞘。當然了,張涵這一身足有一百一十斤。比士兵們只護著前胸後背的鎧甲可重多了。

士兵們良莠不齊,張涵有意減少了訓練強度。跑了五里便返回了,一來一去,也只有十里路。儘管如此,在宣佈解散以後,許多郡國兵就蹲坐在地上,不再動彈。這些士兵父子相繼,身體和戰術素質都不錯。絕大多數都堅持了下來,張涵也算滿意了。這些太守、國相們沒敢糊弄他。

西漢的軍隊是採用徵兵,正卒在郡縣服役。服役期內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接受正規的軍事技術、戰術訓練,而對各兵種的技術、戰術訓練還有一套嚴格地考核制度。退役以後,自然就成為預備役。到了東漢,廢止了正卒番上受訓和定期考核的都試製度。東漢軍隊以招募而來的常備軍為主體,人數大大少於西漢。這大大減輕了民眾的負擔,然而,一旦有了戰事,新招募的青壯便訓練全無。這樣一來,很不利於補充兵力,張涵的徵兵工作進展就很不順利……能全副武裝的跑完全程,來的郡國兵都是正兵無疑。

“大人!”

孫成良感覺自己就要死了,他可從沒跑過這麼遠的路,找塊石頭坐下,就只顧喘氣了。發現一雙皮靴慢滿踱了過來,孫成良抬頭一張望,刺史大人!孫成良立刻跳起來,衝著張涵一抱拳。張涵正色受禮,隨即回了一禮。

“你是孫……”

“孫成良,大人!”

“好,孫軍侯,傳令下去,命令士兵起來走動,不要原地不動,對身體不好……”

“是!”

“與士兵們一起去吃飯吧!今天的菜不錯地。”

“是!”

其實,菜也還是州兵日常食用的豆腐,就是燉豆腐地海魚被換成了豬肉而已。張涵並不想給士兵們發錢犒賞,發錢只是慣例,時間稍長,士兵們也就不記得這事了。而到了什麼時候,士兵們一端起飯碗,就會想到,當初在他這裡天天吃肉的日子。說白了,這就是軍心――當兵吃糧,有人天天給肉吃,他能記住一輩子。

“刺史有令,起來走動,趕緊去吃飯……”

這是什麼命令呀,張涵聽地笑出來了,這個孫成良知道命人齊喊傳令,卻喊的什麼亂七八糟的。亂歸亂,命令被迅速的傳達,並立刻得到了執行。

軍營的夜晚,安靜中帶有幾分肅殺。

所有的防務都被州兵接管了,辛苦訓練一整日計程車卒吃過晚飯,頭一沾枕蓆便陷入了夢鄉。今天真是太疲憊了。早上披甲持兵跑了整整十里路,這也罷了;偏偏說什麼飯後不能劇烈活動,就在太陽底下站了一個上午,然後,向前、向後、向左、向右,直把這些士卒轉的暈頭轉向――還不如去跑步舒服。這一天下來,所有人都認識到,張刺史等看著和藹,實則是個笑面虎。稍有違反命令,張大人也不打人,也不罵人,直接命令全什地弟兄陪著一起受罰……

士卒是睡了,眾將官卻沒那個福氣。軍帳之中,火燭高懸,把帳中照的亮如白晝。眾將官聚於帳中,不明所以,今日見識了張刺史地厲害,也不敢隨便開口,軍帳中鴉雀無聲。

漢代的地圖承自先秦,已經很成熟了。擺在張涵面前的這張地圖,是精度較高的軍用地圖,四尺見方的白帛上,詳細而準確的描繪了青州西部的地形,山脈、河流、聚落、道路、森林及樹種等,具體而微,一目瞭然。

“來來來,”張涵把眾將官都招到近前,指著地圖,開始詢問眼前的形勢,並假設了種種情況,詢問應對的方法。

“……,如果黃巾圍困平原……”

張涵假設黃巾三月份大舉進攻,他領著黃巾軍一遍遍的進攻,而眾將官則處於防守一方。從這些回答中,張涵既清楚了各人的能力,也顯示出自身的軍事素養。張涵有意從中選出幾個有能力的,先派往平原增強防禦。也許有人看出了張涵的險惡用心,也許來人都是低階軍官――最高僅是軍侯,也許大家過於疲憊,張涵並沒有發現什麼人才。黃巾軍輕易攻克了國縣,並利用圍攻平原縣的機會,趁機圍城打援,重創了渡河的青州援軍,還奪取了一批船隻……張涵有點失望,這種指揮能力連他的親衛都不如。這個要求有點高,張涵的親衛可是從小練習武藝,學習兵法,久經兵棋鍛鍊過的。而這些內郡的郡國將官們,指揮過幾次剿匪就是大行動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