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聖典》

在荒野裡行了幾日,閔成德說起話來,也是興致勃勃。說完了盤古開天,又講女媧造人。

“……,父的心臟化為大海,女媧便是生於父的心臟之中,她

間最初的聖徒,大能僅次於父……”

依照《聖典》的說法,水是父的血,土是父的肉,女媧用父的血肉才能造人的。

“……,世人繼承了父的血脈,我們都是兄弟,所以,幫助你也是應該的,你不必感激我,感激父吧!

在父的面前,我們是一樣的,願父垂憐我等!”

閔成德說到最後,習慣性地俯首祈禱了一句,用手在身前畫了個圓圈,並在胸前點了兩下。靜思了片刻,閔成德才轉過身來,安慰目瞪口呆的父子:

“再說,你們父慈子孝,符合了九律之首,父看了很高興,才驅使我一日奔走百里,來幫助於你們……”

也許是篝火的對映,小三父親只見得,閔成德周身籠罩著一層朦朧的光芒,情不自禁拜了下去。

“九律是什麼?”

小三提出這個問題,已經是三天以後的事情了。這個進度有點慢,但閔成德並不著急,在傳教的初級階段,這是常有的事。

“九律是父啟示我時,一同傳下的戒律:第一條便是父慈子孝……”

閔成德滔滔不絕說了起來,小三是個土生土長的大漢人,只覺得閔成德越來越?嗦,並不知曉唐僧。用閔成德的話來說,九律就是盤古在啟示他的時候,一併傳授給他的,計有:孝順、誠實、勇敢、正直、友愛、智慧、勤勞、仁慈和清潔。閔成德詳詳細細地解釋了各條戒律。這些自然都是極好的。宗教大都宣稱,救苦救難,透過威逼利誘,來推廣斂財,這些不必多講。

小三對這些倒不太在乎,說他相信神仙,不如說他喜歡閔成德講的故事,聽閔成德說了許多。小三也只是嘀咕:

“難怪你總要我洗手來著……”

“清潔很重要,可以讓人少生病,這都是父的慈愛,願父保佑我等!”

閔成德邊念道,邊在胸前畫了個太極圖。

“大叔,再講個故事吧!”

“嗯。講什麼呢?”閔成德已經說完了大洪水的故事,說完了女媧補天,也說完了大禹治水,“今天便說聖徒李耳的故事吧!李耳是最接近鴻鈞的聖徒……”

遵照《聖典》的記錄,古往今來地聖賢,三皇五帝、諸子百家,包括傳說中的人物,都被歸結為聖徒,因此,老子變成了聖徒李耳也就不是意外了。當然。惡人總是有的,閔成德將之說為不守九律。墮落的聖徒,宣稱必將在幽明之下的十八層地獄裡。受到永久的審判云云。

聖徒是一個獨特地概念,是指繼承了盤古血脈比較多的人,他們往往生來便具有比較特殊的能力。但是,這也不是一定的,有人先天不足,卻透過後天的努力,最終也一樣成為了聖徒。

除此之外,《聖典》還虛構了一個極樂之地――崑崙。盤古開天闢地。鴻鈞則開闢了崑崙和幽明。不過,幽明最初不是為了懲罰。而是鴻鈞看人死之後,魂魄無所依託,遂開闢了幽明。

值得一提的是,張涵將科學研究也摻和到其中。在《聖典》裡公然宣稱,父創造了宇宙,制訂了無數的規則,我們應該努力摸索鑽研,順勢而為,事半功倍云云。

《聖典》裡有不少地方有問題,不過,這些事情不必細究。張涵寫《聖典》的時候,根本就是胡編亂造的大雜匯,到了最後,已經進入“玄之又玄,不知所云”的至高境界。

“今日一別,你們一路向北去,必能找到安居之所,不必彷徨,不必恐懼,父必保佑他地子孫!”

同行了五日,閔成德看這父子倆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將自己地面餅分了一半給他們,自己便要告辭。

如果閔成德一開始說這話,肯定會被呲之以鼻。一路向北,徐州陶謙在屯田,張涵還設立了流民屯,誰都知道能找到安居之所。不過,同行幾日來,閔成德學識淵博,無所不知,及那平靜安祥,充滿了神秘感,都深深吸引著兩父子。

“大叔!”

小三攥緊了手裡的撣弓,眼淚汪汪地,很是捨不得。閔成德有無數的故事,又用野兔的軟皮和筋給他做了個彈弓,不時也能打了鳥雀什麼的,小三很喜歡他。閔成德揉了揉他的亂髮,沒有說什麼。

“大師!”

小三父親也很捨不得,閔成德的和藹,令他覺得可親,可閔成德的神秘色彩,又令他覺得敬畏。坦率地說,閔成德的野外生存能力更令他欽佩――跟在閔成德地身邊,還找什麼安居之所,能吃飯的地方,不久是安居之所了嘛!

手裡託著麵餅,小三父親鼓起勇氣,猛地抓住小三,一起伏倒在地:

“大師,就讓我們跟隨您吧!雖然我們也沒有什麼本事……”

閔成德沉默不語,小三父親越說越心虛,話說的磕磕巴巴的,漸漸的,就說不下去了。過了半晌,閔成德偷偷抬頭窺視了一眼,正好看見了閔成德深邃而明亮的眼睛,清澈見底又深不可測,小三父親連忙低頭――他什麼都知道!

“哎,”閔成德嘆了口氣,“我要去幫助人,去的地方很艱苦……”

“沒關係,小老兒什麼苦沒有吃過,只要能跟隨在大師身邊,小老兒不怕苦……”

小三父親如蒙大赦,連連叩首。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