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路的同時,她們在路邊發現了能吃的,都會收集起來。
每每停下休息時,大家不再像從前一樣只歇腳。
男人們還學會了用柳枝編筐撈魚、捕鳥、抓野雞、抓兔子,千方百計的給家人弄吃的!
半個月過去了,也就是流放的第四十一天,他們來到了方塘縣。
才知道方塘縣以及南方的好幾個縣都在鬧旱災。
張大強這回不僅沒有拿到雙倍的糧食和銀錢補貼,還減半了。
“百姓都沒得吃了,哪還有多的勻給流犯?就這些你要就拿去,不要我就收起來!”
此時,距離大崎還有六百里,人家派人將流犯送到大崎也是趕得上的。
張大強也沒有強人所難,接受了!
張大強想在城裡添點兒補給,可是一問價格貴得要死,便放棄了!
“你們都備好水,接下來的路程可能會比較缺水!”
張大強在京城就聽說今年南方鬧旱災,他還不信。現在可不就偏偏讓他們給碰上了。
不禁在想今年的年成不好,又是鬧旱災又是鬧瘟疫的,太子還重病,也難怪皇上要大赦天下。
有了張大強的提醒,大家便都忙把能裝水的東西都裝滿了水。
張大強領著大家仍舊走了一條小路,他不想走官道,怕遇到災民。
餓極了的災民那是比山賊更可怕的存在。
他們這一路老弱婦孺的,避開點兒好!
一行人平平安安的走了一天,傍晚到了一個村莊。
張大強猶豫了一下,現在鬧旱災,這些村莊裡的百姓怕是也沒有什麼吃的!
“現在給你們兩個選擇,在這村裡歇下。這村裡大概也受了災,可能會訛你們的東西。還有就是再往前走兩里路,有個廢棄的祠堂,晚上可能會有點兒動靜!你們自己選!”
大家面面相覷,這怎麼選擇都覺得不好!
可是現在處境就是這樣,能怎麼辦呢?
“我們也沒什麼好給他們訛的,還是歇在村裡吧!”楊家老爺子回了一句,家裡幾個小孩兒住別人祠堂去,被嚇到了怎麼辦?
地包天連忙說:“你沒有那是你的事兒,我覺得還是去祠堂吧!都廢棄了能有什麼?”
張大強把目光落到了桑落身上,問:“你呢?怎麼選?”
“也許我們遇到的是好人不訛我們東西呢?有屋子住總比祠堂裡安全!”
桑落覺得張大強那就是一個假設問題,她覺得這世上還是好人要多一些。
張大強又看向高家、趙家、孫家。
“你們的意思呢?”
“都帶著孩子呢!聽桑夫人的,說不定人家是好人不訛我們呢?”趙家娘子連忙表態。
張大強說:“少數服從多數,就去村裡吧!”
這個村他從前也是來過的,從前的里正和村長他都是認識的。
只是幾年沒走這裡,不知道換人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