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91 落袋為安

【中午實在走得累了,我找了個房屋中介,進去問了下】

【結果從他們這裡,我才知道了原因】

【原來不是海定區的商鋪貴,而是這條街上的商鋪貴,誰讓這條街叫中冠村南大街呢】

【誰讓這裡離中冠村近呢】

【不過他們也給我推薦了個地段,那就是這這條街一個街區之隔有一條民大西路】

【他們告訴我那裡的房價,要低得多】

看到這裡,高語濃終於是明白了,為什麼老爸之前說的房價會那麼高了。

這可不光是,因為那條街是中冠村南大街的問題。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那時候國內的商鋪,可是貨真價實的生產工具。

那時候真的是可以做到一鋪養三代的。

有一處商鋪,你既可以自己做生意,也可以租出去,所以那時候商鋪價格是要比住宅貴的。

甚至後來,國內房地產大潮興起之後,有那麼十年左右的時間。

國內商鋪的價格,也是和商品房價格看齊的,甚至有些商鋪的價格,比商品房還要貴。

不過那都是建立在,國內的實體商業環境紅紅火火的情況下。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11年以後,隨著4G網路和智慧手機的普及。

各種電商,開始深入到千家萬戶。

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完成購物,再加上各大電商的各種補貼燒錢戰術。

徹底打垮了實體商業體系,再加上全國各地的新城,都新建了大量的商鋪,導致商鋪數量飽和。

這才導致了後來的商鋪,成了人們眼中的不良資產。

不過在那之前,商鋪一直都是很值錢的。

尤其是在老爸那個年代, 商鋪不但值錢,還是絕對的優良資產,是重要的生產工具。

【我來到了這條民大西路,就在民大西門外】

【這才發現,這不是那天晚上,我走過的那條路嗎】

【這條路上,就有北舞,北外,頂頭就是理工,路西還有民大家屬區】

【大白天的這條路上都是川流不息,能看到各個學校的年輕人,在這條路上穿流而過】

【我覺得這條路簡直在合適不過了,剛好我在衛公街的轉角,看到有一家飯店正在轉讓】

【這條街,連通著中冠村南大街,和民大西路,道路西側是一個正在開發的高檔小區】

【這個商鋪,位於一棟老宿舍樓的一層,是三間一樓商鋪打通的,總面積能有一百八十多平】

【對面還有一棟寫字樓,位置剛好就在民大和理工的中央,我覺得這個位置非常合適】

【我去問了店主,店主是西川人,家裡老人生病要回老家早古,他這店還有半年的租期】

【我讓他幫忙聯絡了房東,我們在電話裡聊了聊,我說想買下這間店鋪】

【對方倒也很感興趣,但他開價要六千七,這個價位,我覺得到也還算合理】

【但還是略高,於是我並沒有急著答應他,只是說等過兩天,我會在聯絡他】

【之後,我就在馬路對面,找了個小飯店,一直坐到下午,一直在觀察這條街上的人流量】

看到這的時候,高語濃也不由慨嘆,老爸成長的可真是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