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美國,西雅圖。
一塊廣闊的墓地裡,黎綃一身風衣的站在一小塊墓碑前。
墓碑上刻著一箇中文的名字,墓誌銘上寫了她簡短的一生。
黎綃將一束小雛菊放在墓碑前,低頭看著墓碑。
她輕聲的對躺在那裡面的人說:“寶寶,媽媽不知道你喜歡什麼花,這是你外婆生前最喜歡的……”
說完了這番話,黎綃將碎頭髮從眼前撥開,攏去了耳後。
美國的墓園裡,氣氛並不像國內墓園裡那般壓抑。
這裡並沒有悲傷難過的氣氛,反倒是陽光充足,暖暖的色調讓人覺得溫馨。
這裡的文化也不同於中國,黎綃親眼看到一位老人家去世的時候,兒女們相互安慰,笑著站在墓碑前唱歌。
黎綃不懂得外國人何以會這樣表達悲傷。
而老人的孫子卻對黎綃說:“我的祖父雖然離開我們了,但是這是短暫的,我們會在天堂裡相遇,他生前就喜歡音樂,不喜歡悲傷,所以,我們要讓他知道,無論他在哪裡,我們都是一家人,都很快樂……”
黎綃被年輕人的這番話深深的感染著,以至於她今天來到女兒的墓碑前,竟沒有落淚。
黎綃對著墓碑說道:“如果不是意外,今天應該是你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日期,對不起,是媽媽沒能保護好你,如果你真的在天堂的話,不要走太遠,未來媽媽還會遇見你的……”
這番話說完,墓地裡又傳來了豎笛的聲音。
黎綃轉過頭去,一個東方面孔的姑娘正在遠處的一個墓碑前,吹著豎笛。
女孩年紀和她相仿,長相很清秀。
雖然已經10月,西雅圖的氣候也已經轉涼,但女孩仍舊穿著一條黑色的長裙。
長裙一直垂到腳踝去,上面是七分袖,袖口處還帶著細細的蝴蝶結。
黎綃隨著笛聲走了過去。
因為那首歌,是中國的一曲民謠。
黎綃站在女孩身側,女孩目光專注的看著墓碑,似乎並沒有注意她的存在。
黎綃也不打斷她,由著她慢慢吹完。
直到一首曲子完畢,女孩這才回過頭,發現黎綃的存在。
黎綃對著女孩彎了彎嘴角,問道:“你是中國人?”
女孩點了點頭,看著黎綃時的表情微微有些不解。
黎綃趕忙解釋道:“哦,我只是好奇,你在為誰吹這首曲子。”
女孩看了黎綃片刻,沒有回答她的問題,而是直接開口說道:“我認得你!”
黎綃被嚇了一跳。
她的記憶裡從沒有這麼個女孩出現,女孩何以會這樣說?
見黎綃有些茫然,女孩爽快的說道:“我母親姓蘭,曾經為一家中國人服務,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是那家人的太太!”
黎綃一時間語結。
女孩有所誤會,可黎綃卻不知道該怎麼對女孩去說明自己和聶琛之間的關係。
正在黎綃發愣間,女孩將豎笛放進自己的揹包裡,伸出手來,與黎綃一握,說道:“你好,我叫楊笛,我父親生前喜歡笛子,故而有了我這個名字,同時,我也是蘭靜芳的女兒……”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