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幾乎。
總還是有最後一個生蠻教,讓蚩尤一直以來都耿耿於懷。
生蠻教,雖然和蚩尤在理念之上南轅北轍,不過,在有關南蠻大義之上,梵天、毗溼奴、溼婆這三個人倒是沒有違抗他,反而派出了閻摩與阿耆尼兩大高手相助,在大黎皇朝之中擔任將軍。
只是,梵天、毗溼奴、溼婆這三個人的生蠻教依舊不肯徹底臣服他,即便是他已經用輝煌的戰果證明了他的理念的成功,但這些老舊的頑固派卻依舊不肯服軟。
故而,蚩尤最終退而求其次,最終還是選擇了這些年過的相當狼狽的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雖然實力強大,還有一眾弟子作為羽翼,但他到底也是從中原之中狼狽而回,比不上生蠻教在南蠻之中的雄厚基礎。
並且,釋迦牟尼雖然幾次與梵天、毗溼奴、溼婆三人論道的過程之中都壓制了他們,但卻也知道,這三個人的實力雖然不如他,可生蠻教存在這麼多年,也有其特有的底蘊在。
傳說生蠻教有一種特有的秘術,每一代也只有三大教宗可以施展,可是,卻堪稱一種不該存在於世間的秘法。
就連很多中原人,對於生蠻教的秘法都虎視眈眈。
而蚩尤為了獲得釋迦牟尼的幫助,更是冊封佛門為大黎國教,對於釋迦牟尼,以師禮事之。
當然,對於釋迦摩尼,在很多方面,蚩尤都是無比敬佩的。尤其是對方的武道修為,深不可測,蚩尤本以為自己已經一步步追趕上了釋迦牟尼,但卻沒想到,對方居然踏出了最後一步,讓他比之曾經更加難以忘其項背。
只可惜,像釋迦牟尼這樣的人,有他們自己的行事邏輯和行事準則,在很多事情上,蚩尤也指揮不了他。
讓釋迦牟尼親自出手,強行武力鎮壓生蠻教,這樣的事情,蚩尤想過,但釋迦牟尼卻並沒有答應。
蚩尤如果真的要這樣做的話,以他的性格,釋迦牟尼無法阻止蚩尤,更不會去阻止他,但是,唯獨他不會幫蚩尤出手。
但是,如果沒有釋迦牟尼幫忙的話,蚩尤又不可能壓制住那幾個人。
說到底,蚩尤要的只是壓服生蠻,將這一股力量徹底收為己用,而並不是消滅他們,故而,有一個頂尖的高手就很好,如果是出於消滅他們的目的的話,那他根本就不會費這麼多事情,直接調集南蠻勇士就是。
再則,雖然打下了一部分中原的花花江山之後,不少南蠻兒郎的心態都有了轉變,但是,向內部出手,這依舊是無數南蠻兒郎所排斥的。
前者,頂多算是兄弟間打打架,抱起來摔上一跤,就算有些磕磕碰碰也無傷大雅。但如果到了後者,直接下死手的程度,那其中的意味就截然不同了。
蚩尤如果真的這麼做的話,就算他的聲望如今如日中天,可是,依舊還是不美。
沒有釋迦摩尼幫他,他可無法像釋迦牟尼那樣一個人壓對方三個人。要是換成其中一個的話,他倒是有絕對的把握。
而在這個時候,另一個人進入了蚩尤的視線之內,他就是南蠻的賢者,聖雄,甘地。
這一位,在出世的時候,同樣被植入了修為,並且,在如今的南蠻,除了釋迦牟尼與蚩尤之外,他就是目前南蠻的最強者之一,一身實力,已經超過了梵天、毗溼奴、溼婆這三個天人後期,初步達到了天人巔峰。
甘地雖然只是初步達到了天人巔峰,比之釋迦牟尼未突破前都差了很大一段距離,更不要說現在釋迦摩尼已經突破了。
但是,這樣的實力,想要壓制住梵天、毗溼奴、溼婆三人之中的任何一人,其實都已經足夠了。
再加上他的話,二對三,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可能的。
當然,為了保險起見,蚩尤又請來了獸師迷麟。如此一來,徹底壓服對方。畢竟,蚩尤不是為了打架的,只需要表現出絕對的實力,沒必要非打這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