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1章科舉結束三甲出,突如其來的勸進

對此,王羽心中無奈,但也不能多過強求。強扭的瓜不甜,教育這回事,可馬虎不得。

他固然是有手段,讓這些人乖乖的答應他去做這些事情,可是,如果不是真正想做的話,真的讓他們去充當師資力量,也只不過是在摧毀未來的人才。

而且,萬事開頭難,很多事情,不怕走的慢,就怕不去走。

故而,就像是管仲的改革一樣,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不怕他走的慢,重要的是穩紮穩打,一步步來。

殿試策論,王羽親自出題,以當今大蒼大亂為題,讓諸位殿試的學子出謀劃策,以此來決出一甲人選。

之所以是大蒼,而不是天下。只是因為天下太大,大到了,這裡絕大多數人,對於其他皇朝的情況,也只能是一知半解,這種情況下給他們出題,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

一甲賜「進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

一甲,只取三人,而這三個人也將會是這一次科舉的最大贏家。

荀平提出三分天下,此三分為王羽,靖王,其餘聯盟,提出積蓄力量,尋找機會,坐山觀虎鬥,等到靖王和盟軍廝殺的兩敗俱傷,傾百萬之兵南下,一舉蕩平大蒼。

荀平的這一段策論,幾乎就相當於管仲平蒼策的最後一段了。

不過,管仲的平蒼策是從無到有,而荀平現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這中間的高下立判。

王羽一直默默看好的蘇離則提出合縱連橫,挑撥諸侯,行兩虎相爭,驅虎吞狼之計策,加快統一的步伐。

倒是另一位本土人才谷凌,提出極力發展內政,以雄厚的國力為後勤保障,壓迫國力不濟的諸侯,從而形成軍備競賽,擊潰他們的根基,為軍事創造機會。

谷凌,這應該是這一次科舉中的又一個驚喜了。

這一位,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之中,肯定不能和白洛狄這樣的風雲人物相比的。甚至,比之隱謀蘇離這樣的人物也遜色半籌,但是,在那個天下紛亂的大勢之中,這一位也是同樣能夠在史書中留下自己的隻言片語的人物。

當然,這一點是王羽所不知道的。

真正讓他對於這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讓王羽在日後對於他大加提拔,甚至他升官的速度超過了很多資歷在他之上的人,超過了很多能力在他之上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他的膽大,而且還非常符合他王羽胃口的膽大。

他的一些行為雖然可能會讓王羽不喜,但也不得不說,也會對王羽的胃口。

「叮,谷凌,統帥52,武力46,智力96,政治98,魅力90。」

政治和智力雙天級的人才,這個質量已經相當不差了。

在這一次的科舉之中,他的才能也是名列前茅的,要不然也就不可能進入科舉一甲的比拼了。

「故竊以為,欲平大蒼,一則實也,二則名也!實即為發展內政,而何為名?大義之名也!」

「大將軍,今大蒼無帝,政令難行。大將軍本身負皇室血脈,鎮東王氏更累世勳爵,且大將軍對外擊東夷,拒北狄,逐西戎,對內平定北地,令千萬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以大將軍之才之德之賢,當儘早即皇帝位,以大義之名,蕩平大蒼!」

誰都沒有想到,他們本以為谷凌的

發言已經結束了,但都沒有想到,所謂的大事發展內政那番話,不過是人家的前半段罷了,真正的重心,可是在後半段。

而當著後半段一出,不要說是在場的那些學子們了,就算是朝堂之內的大臣,不少人都心神一蕩,險些摔倒在地。

在場之中,不是沒有人想過這種事情,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人敢去做這種事情。

做成功的話,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從龍之臣,從此升官發財不在話下。

但要是時機未到,你就說出了這種話,這失敗了的話,丟了小命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這個人,在他們看來,那是真的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