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六十二章 電影江湖的門派藝術大比

“羅蘭告訴我,現在最先進的地裂能做到二十米,棒子那邊的團隊能做到四米,我們目前掌握的技術也就做到八米了。”

嘴上說的謙虛,路老闆臉上都是驕傲的神色。

他又叫來謝寧:“這個地裂還要再配合CG,大裂縫旁應該枝枝丫丫生出一些小裂縫,不然太假。”

“好的,路導。”

韓山平笑道:“我是川省人,從小經歷的小震不知凡幾,你剛剛說的是對的。”

他旋即長嘆一口氣:“工作做到這個份上,我想這部電影是一點問題沒有了。”

“姚主任,我想你跟你們書記,也能好好交個差了吧?哈哈!”

“當然,當然,我們塘山上下是百分之百信任路導!”

趙永、姚建國等人信不信任自己,路老闆不管,他對這幫體質中人辦事的效率和質量目前存疑。

幾天後,路寬頻著補天映畫的特效團隊趕赴塘山現場,實地檢查模型施工情況。

市區東郊公園西側的一塊空地被施工拆擋圍住,車輛進進出出,穿著劇組服裝來往的工作人員絡繹不絕。

有基建人員,有美工,有道具師,有做舊師。。。

“路導,來啦。”

美術指導曹久平給他遞上一頂安全帽,兩人笑著往裡走。

“曹老師辛苦了,北方這會兒還是乍暖還寒的時候,這工地灰也大。”

曹久平和霍廷霄都是和張一謀關係好的美術,老謀子這一年都要忙著奧運開幕式方案的競標工作,被路老闆借來一用。

他主要的作品有《我的父親母親》、《大紅燈籠》還有後世明年姜紋的《太陽照常升起》。

之前帶著姚建國和韓山平看的是特效模型,現在看的就是實拍的生活場景,同樣重要。

這條五百米不到的長街兩側,供銷社、澡堂、副食品店、修車點、小賣部、水塔等70年代的建築應有盡有。

“真不錯,像回到那個年代了。”

曹久平笑道:“塘山父老鄉親很配合,市裡還專門組織了幾個當年在震區倖存的同志給我們回憶場景、做指導。”

這條街是市裡一條遷走的老街道,只需要按照70年代的標準把一些老樓做舊,再蓋一些平房,進行美工加工即可。

做起來位元效模型要容易些,但是細節必須要更精緻才行,都是電影中的生活場景。

這樣的年代片,只要有一絲細節不對,觀眾立馬出戏,代入感驟降。

轉了一圈,路老闆對現場非常滿意,又提了些細節上的要求。

“還有什麼困難嗎,團隊的生活方面呢?”

“沒問題的,父老鄉親們熱情得很,每天煮雞蛋烤紅薯吃都吃不完!”

曹久平話鋒一轉:“但有一件事兒目前比較棘手。”

“說。”

“道具,我們需要大量70年代的道具。”

他掰著手指頭數起來:“搪瓷杯,永久飛鴿的腳踏車,老掛曆。”

“最關鍵的是到時候救災用的消防車、灑水車,軍用卡車等等。”

路寬皺眉:“軍用卡車沒事兒,趙書記已經答應協調了。”

“灑水車和消防車麻煩點兒。”

“對了,塘山本地有一個專做大型車的亞特,你聯絡李秘書問問看,有個車架子就行。”

“好的。”

曹久平為難道:“那這麼多的做舊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