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閱了族中一些史料,在整個六朝階段,雲夢越女們的蹤跡時隱時現,與不少南朝皇室或者當權者,有過交集,嗯,其中也包括我謝氏先祖,但都是出現在一些後來回過頭看、會影響關鍵大勢的事件裡,至於名利俗事,毫不摻和。
“並且,我看到一本南朝秘冊裡提到,有不少南朝皇室的公主,不到及笄之年,會被送去雲夢澤,類似和親一般,不過她們應該是被接納為越女了,其中不乏有成為女君的厲害公主。
“可想而知,六朝皇室都與雲夢劍澤那座女君殿關係有多密切,哪怕是更迭朝代,也是如此,延續此傳統。
“不過雲夢劍澤一般不干擾世俗百姓,也沒有發生過什麼操控朝政、扶持傀儡皇帝之事,對於這一點,我謝氏某位先祖在回憶錄提了一嘴,頗為誇讚。
“對於民間而言,都是一些時不時冒出的傳言,比如有一位越女路過某處村落,除惡揚善。
“總而言之,查閱下來,我發現上至南朝皇室,中至王謝在內的江左士族,下至黎明百姓……對於以元君為首的雲夢越女態度,都是十分敬仰的。
“特別是民間底層百姓,覺得越女們是神女元君的代言人,飄忽不定,居於雲夢古澤……愛戴元君,不過更多的是當作本土的神女去信仰,與佛教、道教還是不同的,沒有大規模的組織信徒……縱觀南朝三百年,也沒發生過什麼利用元君信仰去鼓動造反之事。”
離裹兒輕輕點頭:“難怪雲夢劍澤與六朝皇室關係良好,這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和諧,但是兩方定然也有統一的目標才行。”
說到這裡,離裹兒停頓了再下,問:
“你謝氏留書中,可有提過她們與佛門發生過什麼大的衝突?”
謝令姜像是思索回憶了下,搖頭說:
“沒有,六朝之中,不少朝代君王信佛,從我謝氏記載的一些事件上看,不見雲夢劍澤與佛門有過什麼信仰衝突,江南這麼多佛寺,不少都是南朝時建的,也不見她們利用影響力去阻攔……嗯,除了這一回。”
離裹兒抿了下嘴,又問:
“謝姐姐,經常聽伱說什麼越處子,她和元君有何關係?”
“是這樣的,很早之前,比春秋更早,吳越之地惡蛟氾濫,聽說是上古遺留下來的莽荒之種,後來出現過一位名叫越處子的吳越少女,持劍斬盡了吳越之地所有惡蛟,開闢了江南的窮山惡水。
“於是吳越先民供奉她為元君,這就是初代元君的來歷,她後來建立了雲夢劍澤,死後,也不知是還有執念,還是說修為臻至神話,她的神話靈性在吳越之地繼續流傳,每一任越處子死了,靈性會隨機出現在一位吳越之地新誕生的女娃身上,雲夢劍澤再透過特殊手段尋到培養。
“於是就有了後面一代代越處子,傳至今日……被雲夢劍澤帶回宗門的越處子,都是作為未來元君培養的……
“不過越處子也可能發生意外,可還還未成長完畢,雲夢劍澤又不能長時間群龍無首,元君缺席,所以特殊情況下,元君也可以不是越處子……
“但不管如何,吳越百姓們眼中,元君是永遠不死的神女,但其實練氣士們才知道,這位元君已經更換很多代了。
“不過,她們都傳承有初代越處子的神話靈性,某種意義上,確實是元君長明不死了,也算是一種壽命、使命延續的特殊之法。”
謝令姜如數家珍。
都是一些山上練氣士間廣泛流傳的事情。
“原來如此……歐陽良翰,你這是在翻…北魏拓跋皇室的史料?”
離裹兒突然開口,轉過頭……也與謝令姜一樣,關注了某人。
她應該是“餘光”瞄到了歐陽戎手中書卷上的一些字眼,開門見山問。
歐陽戎掩住手中一卷野史,輕聲道:
“本州長史元懷民,就是北魏拓跋氏的後裔,後面改姓的元氏。”
“還有這種淵源。”離裹兒挑眉,臉色頗感興趣。
她脆聲道:
“說起來,北魏拓跋氏就漢化的蠻徹底,另外,巧了,當時北邊是北魏,南邊是南朝宋,皆是新立,為了穩固統治,都很崇佛。
“不過,或許是佛門太過鼎盛,與國爭利,也或許是個人喜惡,北魏第三任皇帝魏太武帝,進行過一次廢佛之舉……最後將整個北境清洗的只剩下三百二十座佛寺。
“這次滅佛,據說是北魏太武帝在一位崔姓讀書人的極力建議下推行的,此人出身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一,書上說他學究天人,博學稽古,是魏太武帝身邊的頂級謀士……這件事在史書上很出名,明確記載,魏太武帝親自下令,只許剩下三百二十座佛寺……而當時北方風氣崇佛,寺廟上千不止。
“不過北魏太武帝戎馬生涯,又接連平定了南朝宋的元嘉北伐,威望極高,廢佛之事情發生在元嘉北伐之後,北朝無人敢違逆……但後來的接任者,又改弦更張了。”
歐陽戎聽了會兒,掩卷問道:
“謝氏族史提了南北朝鼎爭這個字眼,具體何意?”
謝令姜回答:“當時天下練氣士認為,之所以神州陸沉,失了漢家天下,就是因為漢室當年遺失了兩口鼎劍,無法再鎮壓神州氣運。
“南北朝期間,不時有傳言說,誰拿到鼎劍,誰就擁有了統一南北的勢與大氣運……不管是自稱正塑、士族當政的南朝,還是胡漢混居、民風剛勇的北朝,都在尋找鼎劍。
“後面那位隨瘋帝,之所以大肆鑄造鼎劍,也是這個緣故,貪得無厭,已然魔怔了,覺得大隨統一南北,就應當集齊所有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