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口縣襲擊世子車架,也是正好得到了訊息,算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不放過任何打擊咱們的機會。”
眾人聞言,臉色思索。
易千秋大手一揮:
“歐陽刺史,你說的不無道理,但只留在猜測層面,現在事情已經發生,最該做的,是怎麼處理這些水賊,管他們為何不是歐陽刺史你這種聰明人做法,很多事情,不是紙上談兵那麼理想的。”
歐陽戎沉吟片刻:
“當務之急是剿匪沒錯,先試著能不能抓活口再問,比咱們在這裡爭執要好。”
“但是這次派誰過去?”
此言一出,氣氛沉默了會兒。
易千秋率先道:
“兵馬從玄武營裡抽調吧。至於帶頭的將領,派韋將軍過去如何?”
韋密看了看安靜的眾人,主動道:
“末將都行,全聽王爺、易指揮使的安排。”
這句話很有意思。
只提了王爺和易指揮使。
一個是在場地位最尊貴之人,一個是頂頭上司。
但是王爺排在了易指揮使前面。
這時,歐陽戎突然說:
“都行,不過在下有一事不解。為何不從白虎營中選人,偏要從玄武營中選,難道是有什麼講究嗎。”
易千秋大方承認道:
“本將出身白虎衛,對白虎衛最熟,最好在潯陽石窟留多一些白虎衛的甲士,配合本將協防。”
歐陽戎點頭,臉色平靜:
“原來如此,不過,韋將軍我與王爺也青睞,以前久仰大名。
“昨夜我讓人送信給容女史,也就是要重新商討的第二件事,更換潯陽王府的護衛將領,我向王爺推薦的人就是韋將軍。
“希望韋將軍和玄武營甲士能換防到潯陽王府,同樣是三百人的編制。”
易千秋皺眉問:
“好端端的,為何要換,難道是信不過本將。”
歐陽戎搖頭:
“非也,有相士說,白虎屬金,與潯陽王府犯衝,玄武則正好,屬水大吉。易指揮使不是說了,兩者都一樣,讓玄武衛的韋將軍駐防潯陽王府,有何不可,還能騰出多餘的白虎衛甲士,幫助潯陽石窟,這是易指揮使的嫡系。”
易千秋眯眼不語。
歐陽戎語氣堅持。
韋密是和王妃韋眉同族,若是看護潯陽王府,很合適,這也是保乾派爭取來的,眼下這一批援軍之中,敵我難分,雖然有共同的利益——保護東林大佛,但是得以防萬一。
易千秋問:“歐陽刺史的意思是,把李從善換下來,讓韋密護衛潯陽王府,去往湖口縣剿匪的人,在李從善和段全武中選?”
這時,一直不開口的段全武說:
“易指揮使,路上不是說好了,讓我留在潯陽石窟,會會那些反賊?特別是那個蝶戀花主人。”
他又抱拳道:
“潯陽王府那邊誰去末將不管,但是對付天南江湖反賊的機會,希望易指揮使、王爺、歐陽刺史能給末將留一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