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依依有些無奈:“沈姐,我不會有什麼事兒。”
“倒是你穿得這樣漂亮,天晚了才不安全。”
沈姐被直白地誇獎了,有些自戀的她知道在這裡不能大笑,卻也是滿臉微微陶醉的微笑。
一不留神就被顧依依側身走了過去,很快走出了穗市酒家。
等她回過神,追到飯店大門口,顧依依早已經沒有了蹤影。
跺了下腳,說了句:“怎麼走得這樣快!”沈姐就回了自己的座位上接著和阿春吃晚飯。
嶺南地區這個月份正是多雨的季節,顧依依下火車時,還是一片晴朗,此時卻飄起了雨絲。
這裡可不會像江南一般煙雨濛濛,雨絲轉瞬間變成雨滴,雨勢越來越大了。
顧依依正走在上下九路上,立刻躲進了長長一條街的騎樓下。
騎樓最早起源於二千五百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
騎樓是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由從南洋返鄉的華人在華南沿海的僑鄉建起了這種極具南洋風情的建築。
後經當時的兩廣總督張之洞建議穗市興建類似騎樓的“鋪廊”,才有了穗市的西關騎樓!
顧依依在騎樓下放慢了腳步,看天氣這雨一時半會停不了,她原本想著接下來去軍區大院拜會一下金副司令,然後借用電話給師父和爸媽報個平安,再在附近找家旅社住下。
現在看來,計劃不如變化快了!
顧依依探出精神力,“看”到在街尾竟然有傢俬人的家庭旅館。
現在還不允許有個人做買賣,但大運動已經過去了兩年,國家也正在努力進行經濟建設,有頭腦、心思活絡的人就會想辦法偷摸掙些錢貼補家用。
顧依依看到的是一戶人家,室內面積不小,有一百多平方米,四間臥室。
房主那對夫妻是精明人,在半個月前遇到來穗市遊玩的大學生。
大學生們精力充肺,一下火車就先來上下九看騎樓建築,順便在他家樓下的粥店喝粥,還不忘向服務員打聽這附近有沒有便宜一些的旅社。
男房主就跟著出了粥店的大學生,在拐彎處跟他們說:“自己家裡有空房,收費會比國營旅社便宜。”
大學生相互看了一眼,他們是四個男孩子,還真不怕攔住他們的這個人搗什麼鬼。
就跟著男房主去家裡看條件,看了一眼就定下了。
四間臥室,一間房主夫妻住,另一間房主兩個不到十歲的兒子住。兩間空房,他們四個人,兩人住一間,收他們一宿五塊錢。
男房主利用暑假,還真隔三差五地拉來一兩個需要住宿的外地人。
顧依依“看”到的就是一個剛剛付完房租要離開的房客,因為外面下雨被止住了腳步,在跟男房主抱怨:“早知道我就買白天的火車票了,哪成想這個時候會下雨!”
男房主的態度非常好:“我這就打傘把你送上公共汽車,我們旁邊的這路公共汽車直接到火車站站前,你跑幾步就行。”
說著話,男房主拿著雨傘和房客下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