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她的疑惑,剛下朝的元棲猶豫了一會,才說道:“是先皇臨終前,特意交代了陛下。”
程清婠愣了一下,隨後便笑了笑。
她看著窗外好一會,才道:“先皇駕崩,我們的婚事又要往後推三年了。”
“無礙,我會一直等著你。”元棲笑著說道:“再說,如今天災還未過,我想你也定不會安心同我成婚。”
“是。”程清婠應了一聲,隨後便道:“你這段時日,也為此事忙碌。正好,我在城外施粥,你就在宮內和陛下商議下一步。”
元棲看著她越發傾城的臉,心中一動:“好。”
兩人就這樣說定了,每日元棲去上朝,程清婠就帶著人馬去城外施粥了。
經過上一次,百姓們都知道了她的身份,一見到她,便跪下大喊:“公主萬福。”
程清婠倒不喜歡這樣,便下了死命令,不許他們再跪拜。
百姓們心中感激,就差把她當成菩薩一樣供著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轉眼就來到了秋日,老天還是沒有要下雨的意思。
程清婠依舊在城外施粥,元棲也帶著人到處找水源。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城外山腳處,找到了還未乾的小溪。
元棲連忙上報,聖上立刻就下旨,先將水源引到良田。
百姓目前還有水喝,但已經一年半沒有收成了,家中無餘糧,也沒錢買新增糧食,每日就靠著城門口那點粥度日。
可,程清婠的糧倉也是有限的。再種不出糧食,怕是要死不少人。
程清婠每日都十分忙碌,再府中和城門外來回。
當她看見連枝遞過來的喜帖時,微微愣了一下:“巧巧和宋謙的?”
連枝點了點頭,說道:“巧巧姐和宋大人好了這麼多年,國喪一過,劉嬸子就連忙命人擇日子,將這婚事定下來。”
“也好,巧巧和宋謙都到了成婚的年紀。”程清婠看了一眼日子:“你去庫房裡,挑一些好的東西,送去給巧巧添妝。”
連枝應了下來,走出去沒幾步,又退了回來:“阿姐,景侯府上傳來訊息,說是程姨有喜,已經過了三個月了。”
“這是好事啊,景侯不得高興壞了。”程清婠本想立刻就前往侯府看望阿孃,可隨後又打消了這個念頭:“我這幾日每日在城外施粥,若無事,也還好,怕就怕染上什麼傳給阿孃就不好了。”
她糾結了一會,抬頭說道:“你挑些好的給阿孃,告訴她,我過幾日就去看她。”
“好,程姨定會體諒你的。”連枝笑了一聲,安慰說道。
程清婠垂下眼眸,輕輕的應了一聲。
程畫兒也確實體諒她,但更多的還是擔憂,每日聽著連枝來回稟女兒的訊息,才放下心來。
程清婠再一次見到阿孃的時候,已經過了七個多月。
她氣喘吁吁的看著面前的婦人虛弱的躺在床上,手中還抱著一個孩子。
笑眯眯的對著自己說:“婠婠快來,看看你弟弟,他叫景沅。”
程清婠走過去,看著被小被子裹著的新生兒,輕輕的摸了一下。
從此,她的心中,便又多了一個牽掛的人。
又過了大半年,老天終於下雨了,百姓們狂歡不已,紛紛跑到大街上跪拜老天。
程清婠看著傾盆大雨,也鬆了一口氣。
但,糧食不是一日長成的,百姓們怕還是得熬一段日子,只不過有了盼頭。
想到此處,眼眸微轉,吩咐府中人接著施粥。
程清婠吩咐完一切事情後,便回房好好休息了一番。
一覺醒來,神清氣爽,直到……看到了那件還沒繡完的嫁衣。
她抽了抽嘴角,婚事推後三年,確實也把這個嫁衣丟到了九霄雲外。
於是,接下來的時日,她都在府中 繡嫁衣,直到完成。
程清婠還沒喘過氣來,先皇的守孝期就過了,聖上立刻就下了賜婚聖旨,將日子定在了下個月,府中立刻就開始籌備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