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章 天潢貴胄

容鈺開口反駁六皇子後,抬頭看向他身邊的人,眼前的人與她記憶裡的人逐漸重疊。

她一一看去,眾人的反應都在她意料之中。

她已不再是十七年前的容鈺,故人卻依舊是當年的人。

……

當今天子有六位皇子,並昭懷公主一位皇女。

為免外戚亂政,大周奉行寒門選後,多為太子擇嫻靜淑德的小家碧玉為正妃,新帝即位後往往會給皇后的母家賜個承襲三世的伯爵封號,虛抬皇后出身,彰顯天恩浩蕩。

當今太后馬氏、皇后簡氏的母家原本俱是如此。

簡皇后育有佔嫡又佔長的太子李乾元。

京都城正經的勳貴人家骨子裡往往都看不上這類靠女眷得的恩賞伯府,卻又不敢拂了皇后、太后的顏面,不得不違心地捧著這些伯府。

這些伯府根基淺薄,他們也頗有自知之明,行事低調,謹慎地與京都高門應酬。

但,世事無常。

到了當今太后的母家馬家,便不是這麼個情形了。

馬太后有個出類拔萃的弟弟馬九一,馬九一投軍東南,平息倭患,靠著累累軍功掙下“靖海”為名的侯位封號。

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馬家的運數還不止如此。

在後宮,今上即位前迎有一位馬氏側妃,那側妃是如今的嘉妃娘娘,育有二皇子李乾璋。

在前朝,馬氏一族子孫繁茂,人才濟濟,幾十年經營下來,無論軍中還是朝廷,無論京都還是九邊,大周官場處處都有馬家的人。

竟至於有了這麼句民諺:官帽一匹紗,半匹落馬家。

馬家是如今最炙手可熱的新貴,莫說是尋常的文官武將,便是百年簪纓的京都勳貴,甚至天家遠支宗室,有誰敢小覷了馬家?又有誰不想與馬家結親?

容鈺看了看身著紫衫、器宇軒昂的英王與身著藍袍、志得意滿的馬世子,心裡發出一聲嘆息。

富貴至極便是烈火烹油,正是如今馬家的情形。

馬太后、靖海侯、英王……

這幾個人裡但凡有一個看得清楚,那麼短短几年後,馬家或許就不會落得那樣淒涼的收場。

至於其餘的皇子、公主們……

三皇子李乾璟的生母為賢妃張氏。

賢妃是先帝朝文淵閣首輔大學士張慎獨之女,在賢妃生下三皇子後不久,張首輔為避“內外勾結”之嫌,主動請辭、告老還鄉。

當今皇帝做太子時,張首輔身兼太子太傅,他輔助先帝推行新政,考成官吏、使萬里外朝令而夕行,清丈田地、賦稅徭役皆以銀錢徵之,一掃百年積弊,政治清明,國庫充盈。

故而張首輔請辭時,皇帝萬般不捨、百般挽留,奈何張首輔去意堅決,皇帝最後便不得不準了奏。其後,皇帝仍極掛懷、敬重他,每逢年節必遣特使遠送恩賞,甚至遇有軍國大政難決之事,還會去信與張首輔商榷。

張首輔歸鄉後,杜門卻掃、寄情田園,僅偶爾為誠心請教學問的儒生指點一二,如今世人多尊稱其“張太傅”。

對於張太傅,容鈺懷有滿心的尊敬與感激。

國之砥柱、天子帝師,正是容遲的授業恩師,也是她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