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過轎門,丫鬟們把新嫁娘扶出白轎,邵老太太走到轎前,親自牽起容華的手朝門內走去。
其餘眾人亦跟著走進門內。
容鈺抬頭看向定國公府大門上懸著的金字匾額。
太祖皇帝御筆親書。
這是她第一次來邵家。
上輩子,她成為寧王妃時,邵家已然僅有滿門的寡婦與一個年幼的獨苗,她們鎖門閉戶、不作宴請。
即便有私宴,邵家也不會請她。
她對邵北城英魂不敬,被宣寧郡主視作眼中釘,邵家人定然都不屑於與她來往。
她感激上天讓她重活一回,也感激上天讓她重活在武成三年。
遺憾還沒有發生,大錯還沒有鑄成。
她是容鈺,不是寧王妃。
容鈺收回視線,與容瀅一起抬步走進定國公府。
不同於容府的格局精緻、鋪陳奢華,定國公府的屋舍、園景俱都簡素樸實,透著一股從悠長歲月、厚重傳承裡沉澱出的大氣。
她想,這才是百年簪纓的世家大族當有的氣象。
行至正廳,邵家老太太先親自請幾位王爺王妃、皇子公主在東側落座,然後與邵家的夫人、少夫人們及邵北城在西側坐下。
最後,二房夫人關氏在西側主位坐定,東側主位上則放著二房老爺的靈位。
接下來要進行便是最緊要的一道婚儀,拜堂。
邵南煙抱著邵西澤的靈位走至廳中,丫鬟扶著容華走到邵南煙身邊,二人依著引禮人的祝禱,拜了天地、高堂後,彎腰對拜。
如此,禮便成了。
年僅十四的侯府小姐,嫁給了一個靈位。
廳內許多女眷都紅了眼眶。
丫鬟扶起容華,正欲引她去往婚房,一位禮部小吏開口道:“二少夫人且慢……”
說了這句話後,小吏恭敬地走到邵老太太身前,磕頭道:“老太君,陛下有恩賞給貴府的二少夫人!”
邵老太太看了看容華,對那小吏道:“大人稍候,待我家新婦去後堂揭了蓋頭再出來領賞謝恩。”
那小吏自是恭敬地應了。
引禮人便帶著邵南煙、容華快步走進後堂,片刻後,都齊齊回到前廳。
眾人這才看清新嫁娘的模樣。
她今日未施粉黛,卻天生朱唇黛眉,明麗動人,不過穿著身棉布孝服、髮髻上亦僅簪了根銀髮簪,周身氣度仍自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