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藥……
容鈺震驚地看向邵北城。
醫諺有云,是藥三分毒,計較起來,新方子、罕見藥劑比尋常藥的毒性更為莫測。
病患身虛體弱,經不起折騰,故而醫者用新藥前,穩妥起見,多會找人試藥。
是謂藥人。
做藥人的風險之高不言而喻。
在普通人家,多是奴僕、兒女為尊親試藥,在天家,則往往是命死囚試藥。
可也有例外……
大周許多人都知曉一件軼事,倒是許多年前,先帝有一回身感重疾,馬太后以鳳體之尊親自試藥,誠意感天,先帝聖體得愈。
上輩子,容鈺幼時如許多平常百姓一般,對這樁軼事深信不疑,認為帝后情深、太后純良。
後來,她做了寧王妃,接觸到馬太后其人,才覺得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馬太后不是位“純良”的婦人,她和先帝也並不如何情深……
事情要從先帝朝說起……
當今皇帝是先帝的嫡子、太子,卻並非長子。
大周禮法提倡的是,正妻生下長子後,妾室方能生子。
如此一來,嫡子佔嫡又佔長,可避免子輩相爭、內宅生亂。
至於先帝的那位長子……
正史對那位皇子和生下那位皇子的楊姓娘娘,只輕描淡寫地記了寥寥數筆,道那楊氏本是低位女官,先帝是太子時幸了楊氏,因楊氏彼時並非太子府的女侍,故而未服避子藥,後楊氏有孕,進了太子府、生下皇子。
皇長子的封號是福王,封地洛陽。
先帝薨後,楊妃為先帝殉葬。
福王悲慟過度,不久也猝然逝世。
他一生,都不曾踏足封地洛陽……
先帝一朝,有許多風雲際會的大事、有許多千古風流人物,楊妃和福王母子能在史書上留下幾筆書墨,已屬難得。
容鈺做寧王妃後,從張太傅所贈的書裡,以及謹慎探問,才逐漸瞭解一些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往事……
正史上所載的每一句都是真的,可是,那些話連起來卻不是事實。
楊妃娘娘,並非不是一位普通的低位女官。
她出身文官世家,父兄叔伯皆有官身,祖父更是入閣拜相、故交門生遍天下,而她自身也穎悟聰慧,容貌、性情、才學都極出挑。
這樣一位奪目的女官……
先帝逐漸傾心她,想娶她為後。
可寒門選後是太祖成例,楊家的家門太高了。
先帝幸她,不是不負責任的一時情動,而是無計可施的放手一搏……
他名不正言不順地幸了楊氏,楊家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他想用這樣的法子,迎娶楊氏為後。
最後,先帝未能如願。
他娶馬氏女為正妃,生下當今皇帝。
楊妃便成了先帝心裡的意難平。
而馬太后在方方面面,都遠不及楊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