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芷失誤的小插曲平息後,宮宴如常進行。
奏過一輪助興的舞樂,席間安靜下來。
按慣例,皇帝會在此時親自敬酒。
皇帝先向太后敬酒,然後與皇后對飲。
第三杯酒,他敬了邵老夫人。
邵老夫人眼泛淚光,舉杯謝了皇恩浩蕩。
皇帝看起來也很是動容,他飲盡杯中酒,又殷切囑咐邵北城:“勿忘先祖遺志,勿負朕之厚望!”
邵北城肅然應是。
席間的官員們沉默地交換著眼神。
元宵宮宴是一年中難得的皇帝和群臣們宴飲同樂的時候,宮宴上的皇帝,比宣政殿上朝的皇帝要親和、有人情味很多。
而皇帝在宮宴上敬的每一杯酒、說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推敲。
從前老定國公爺在世時,儘管邵家有赫赫軍功,可這第三杯酒,皇帝卻總是敬榮國公爺。
蔣家祖上雖然也曾有不世軍功,可開朝後的這些年,蔣家的後人們躺在先祖的功勞簿上,不思進取、不務正業,專研鑽研權術、結交權貴、見風使舵、曲意逢迎。
這樣的世家……
偏偏,是僅存唯二的國公府之一。
偏偏,能越過邵家,先受皇帝敬的酒。
彼時,皇帝之舉意在告誡群臣,謹記臣子本分,勿得恃功自傲!
便是蔣家再不堪,便是邵家再勞苦功高……
可只要皇帝有心抬舉,蔣家輕易便能越過邵家。
邵家滿門,皆不能有半分不滿。
否則,便是大不敬。
可今年,情況有了變化。
邵家的將軍們幾乎死傷殆盡,邵家僅剩一個少年和滿門婦孺,且這少年身上肩負著皇帝畢生的期望。
蔣家,則出了一位尊貴的宸王妃。
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先向邵老夫人敬酒,便很好理解。
第四杯酒,皇帝敬了榮國公爺。
第五杯酒,敬了蕭首輔。
天子絕不能酒後失態,故而往年,第六杯酒皇帝敬的乃是群臣。
第六杯酒,亦是最後一杯皇帝親自敬的酒。
可今年,皇帝接過內官手中的金盃後,他沒有看座下群臣,而是舉杯看向靖海侯。
皇帝目光復雜地看了靖海侯一會兒,才緩緩道:“海風粗礪,海寇兇惡,朕替沿海的百姓敬舅父一杯!”
皇帝稱呼的,不是“侯爺”,也不是“將軍”,而是“舅父”!
靖海侯當下便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