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胎入殿後不久,六宮嬪妃亦陸續來中宮請晨安。
殿門處的女官來稟眾嬪妃俱都到齊了後,皇后便命內官引了容鈺和龍鳳胎暫去西暖閣休憩,然後宣眾嬪妃入殿。
容鈺坐在臨窗炕几上,想著女官回稟皇后的話,“仍是淑妃娘娘頭一個到,再便是貴妃娘娘……各宮的娘娘們等了一會兒,愉貴人才不緊不慢地踱過來!”
等……
眼下是暮春,娘娘們在殿外站著等一會兒倒也吃得消,可若是寒冬酷暑、颳風下雨呢?
大周禮法奉行妻妾有別,正妻給妾室立規矩乃是天經地義之事。
所以,娘娘們遭罪的時候,不會怨怪命她們候在殿外的皇后,只會怨怪連累她們久候的晚到之人。
因此,皇后此舉,一來能彰顯皇后威儀,讓六宮嬪妃不敢愈矩;二來能讓恃寵而驕的嬪妃成為眾矢之的,皇后不必出手,也自會有沉不住氣的嬪妃動手。
內官合上了西暖閣的殿門,也擋不住從主殿傳來的尖細女聲:“聖上疼惜愉妹妹,愉妹妹何不索性請道聖諭,免了這晨昏定省?姐姐們也好跟著沾霑恩澤,每日少立片刻!”
容鈺不禁莞爾,果然如此。
這時,她對面響起一道稚嫩的童聲:“王妃娘娘,你為何而笑?”
容鈺應聲看去,說話的乃是坐在她對面的長公主。
她看著長公主,沒有說話。
適才見禮後,皇后已向龍鳳胎介紹過,龍鳳胎應喚她姨母。
長公主雖然年僅三歲,但口齒清晰,可見果如傳聞一般,是個極聰慧的孩子。
那麼,她不喚她“姨母”,卻喚她“王妃娘娘”,便是故意的……
大概是不願與她親近吧……
長公主不喜歡她,是因為皇后曾提起過不喜她這個三妹妹,還是因為她這張和愉貴人相似的臉呢?
長公主是急性子,見容鈺沉默不語,便再次開口道:“本公主問你話,你怎麼不答?莫非你也不會說話?就像他一樣!”
說完,便指著容鈺和三皇子拍掌大笑:“兩個不會說話的人坐在一起,真是好笑,哈哈哈!”
侍立在旁的嬤嬤忙不迭地向容鈺告罪,又彎下身子,勸長公主道:“公主,您不能這麼說王妃娘娘!”
長公主並不理會那嬤嬤,仍大笑著。
容鈺無奈地看著長公主。
長公主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所以,儘管她的言行有些任性,卻因為年紀小、有趣而讓人惱不起來。
皇帝和皇后都是深沉內斂的性子,想不到竟生了這樣一個女兒……
容鈺笑了笑,側頭看向坐在她身邊的三皇子。
長公主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三皇子卻仍自安靜,埋頭擺弄著他手裡的那個小玩意。
容鈺這會兒才看清,他手裡拿著的是個小小的玉貔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