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雲間是雲舒讓人用幾個相連富商的宅院改的客棧,距離郡守府不過兩條街的距離。
水雲間一共二十八個小院,每個小院都是差不多的格局,一間正房帶兩間側房,小院之間以院牆相隔,確保了獨立空間。
雲舒裝修的時候是參考了現代的裝修理念,無論是硬裝還是軟裝都與別處不同,不光美觀,還兼顧舒適性。
劉德發出詩會的邀請函之後便大手筆的包下了整個水雲間,用來安置持邀請函的貴客。
不過他顯然低估了這個詩會的影響力,因著雲舒大手筆添的彩頭和商隊的賣力吆喝,萬千學子直接湧向辛城。
又因為東嶽書院的原因,竟然也引來了翰辰書院和應天書院不少學生。
這兩個書院的學子非富即貴,生來便養成了一副霸道的性子,一來便霸佔了整個水雲間。
導致劉德房間準備不足,差點鬧出了笑話…
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話說沈俊卓等人出了水雲間,剛步行到街尾便看到成群結隊的學子正結伴往郡守府而去。
沈俊卓向後瞥了一眼,立馬便有一個學子親親熱熱的朝前面低語的學子們湊了過去。
楊非那邊也不呈多讓,他只是輕輕抬了抬手便有幾人分散著鑽到三五成群的學子中去了。
他們身邊不養庸才,每一個人都有用處,該出力時便要出力,要不哪來的諸多好處?
這天下可沒有吃白食的道理。
郡守府拐角處有一個茶樓,沈俊卓一行施施然的進了茶樓,還大手筆的把整個茶樓包了下來。
他們只消舒舒坦坦的在茶樓喝著茶,便有書童小廝實時轉述郡守府那邊的情況。
“我說姓沈的…”
楊非沒骨頭似的依靠在圈椅裡,右眉挑高,左眉低垂,吊兒郎當的看向沈俊卓,“沈家是沒有官做了嗎?”
“楊兄何出此言?”
沈俊卓眉梢笑意不減,“家父雖沒有令伯父權力那般大,但身在朝中還是能有一言之地的。”
此時講究舉賢不避親,五品以上的官員都是能舉薦自己家族的子弟入仕的。
金國的官制實行九品中正制,楊非的伯父楊郡守為正四品,沈俊卓的父親則是從三品。
兩人都有向朝廷舉薦官吏的權力,沈俊卓和楊非並不缺官做。
不過,兩人的官階咋看來是沈俊卓的父親大了半品,可若論權力,楊非的伯父卻要更勝一籌。
徐州本就是富饒之地,楊非的伯父又在徐州任郡守,其底蘊是無法估量的。
這也是沈俊卓不肯輕易得罪楊非的原因。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麼多的好惡,無非就是利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