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所謂“論道”,不過是團體、組織之間的權力之爭,贏則既得利益,輸則交出權力。但相比基督教和教的千年紛爭,儒釋道之爭還算是溫和的。
徐齊霖對此雖不感興趣,只是隨口問道“依李博士看來,三教論衡以何者領先?”
李淳風沉吟了一下,說道“道家蔡晃,講道論好,獨秀時英;紀國寺慧淨法師佛法精湛,兼涉道法。某實是不好揣測。”
能參加這三教論衡都不是泛泛之輩,不僅自家的經義要滾瓜爛熟,還要通曉別家的教義,才能攻其薄弱,難其謬誤。
嘿嘿,不關己事呀!只不過,李承乾現在看來還算正常,至少在表面上還沒完全暴露、惡名遠揚。否則,李二陛下也不會讓他來主持這三教論衡。
李淳風拿著算盤走了,徐齊霖也把什麼三教論衡拋到了腦後。自己這邊還有一大堆事情,誰管他和尚道士鬥嘴掐架呢?
……………
九成宮。
晉陽和新城這姐妹倆兒正在說著悄悄話,卻是關於小昭來了之後的稱呼問題。
新城沒想到,兕子年歲稍長,卻考慮得比較周全。
“哦,當著小昭姐的面兒,不能稱呼小舅,只能叫徐小郎。”新城聽著姐姐的交代,有些迷惑地揪了揪垂下耳邊的頭髮。
兕子用力點了點頭,耐心地解釋道“你想啊,徐小郎和小昭是兄妹,要是管徐小郎叫小舅,那小昭豈不也得改稱呼?”
“改什麼稱呼?”新城顯然還有點論不清這輩份怎麼排,傻傻地望著阿姐。
兕子搖了搖頭,說道“那就要管她叫小姑啦,你怎麼聽不懂呢?”
新城眨巴著大眼睛,覺得叫小姑也沒什麼呀,她和阿姐不也有好幾個年紀不大的小姑嗎?
她們的小姑自然就是李淵生的女兒了,不關是女兒,還有兒子,李淵可是給李二留下了三十多個兄弟姐妹呢!
就是退位當太上皇后,李淵也沒閒著,老當益壯地專心在後宮耕耘,努力造小人兒。
估計老頭子也是想給李二陛下添堵,你不是殺了我兩個兒子好幾個孫子嘛,我再造一堆出來,看你怎麼辦?
在李二登基為帝時,一些弟弟妹妹都還是小不點,他一下子就成了長兄了。古人云:“長兄如父”,為了面子,他也裝出兄友弟恭、兄妹有情的樣子。
新城想的便是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小姑小叔,覺得管小昭叫小姑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兕子翻了翻眼睛,也懶得再剖析解釋,很強硬地命令道“不許叫就是不許叫,提到的時候就是徐小郎,你記住了沒?”
哦,新城見阿姐好象有點生氣,趕忙應了一聲,小腦袋點得歡實,“徐小郎,徐小郎嘛,我記住了。”
兕子這才稍微放心,語氣也轉緩和,說道“還有小昭帶來的乾姐姐阿珂,雖然她是民女,又是盲人,可也是咱們的客人,要好好對人家。”
“眼睛看不見嘛?”新城想了想,微皺眉頭說道“那可真可憐哪,吃飯都不好挾菜。”
就知道吃!兕子忍住翻眼睛的衝動,說道“是呀,所以咱們要好好待她才是。”
新城點了點小腦袋,咧開小嘴笑道“徐小郎,小昭姐,阿珂姐,這麼叫沒錯吧?”
兕子點了點頭,覺得就這樣吧,講得太多這妹子也記不住,興許會搞得更亂呢!
“走吧,咱們一起去宮門等小昭。”兕子起身說道“小舅肯定讓她捎來很多好東西,我還真急著想看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