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四章 超機動,還能後射導彈?買買買!

工廠會議室裡,影片放了出來,在畫面上,可以看到那架安裝了向量發動機的戰機,在用迅捷的方式突然抬頭,爬升。

西蒙諾夫在一旁介紹:“正常的飛機爬升,需要用舵面將機尾推下去,機頭才能撬起來,有了我們的向量發動機之後,噴管可以向上噴氣,機頭就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抬起來,比其他的戰機控制更為迅速。”

阿三們紛紛點頭,表示認同,的確,這技術看著很強大!

“在正常飛行的時候,向量噴管也可以產生配平力矩和修正力矩,這樣比之前的方式產生的阻力更低。”

水平飛行,看上去平淡無奇,實際上,裡面也有講究。

飛機在天上水平飛行,靠的是升力和重力平衡,而升力,是和速度有關係的,畢竟,速度越快,機翼上氣流流速越快,升力就會越大。

在一定重量的情況下,飛機的巡航速度就是固定的,如果想要增加飛機的速度,那飛機就會抬頭,這個時候,想要保持平飛,那就需要飛行員推動操作杆,下壓機頭,兩者相互抵消。

到了電傳時代,那就不需要飛行員操作了,飛控會自動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了,問題也可能會出現的,比如著名的波音737max死亡俯衝。

這種飛機換了新的大推力發動機,提升了巡航速度,但是機頭就會爬升,如果想要徹底解決,就得從氣動上改變,波音的工程師懶得搗鼓,直接在飛控里加以限制。

也就是說,這飛機在平時飛行中,尾舵就是向下擺,讓氣流推動機尾向上翹的,提供足夠的低頭力矩,這樣才能平衡多餘的升力,最要命的是,這程式是直接固化在飛控之中的,它的優先順序超過了飛行員的操作!

正常飛行沒問題的,但是,當飛機遇到意外,需要飛行員挽救的時候,飛控程式裡依舊在控制飛機低頭,這樣就有了死亡俯衝,飛行員根本就沒有辦法把飛機拉回來。

任何一種電腦操作的東西,優先順序都應該低於人,畢竟人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可惜,飛機上有波音737max,汽車上有……

以前只能靠舵面,現在可以靠向量發動機了,它最大的好處就是降低阻力,畢竟舵面使勁壓機頭,那會產生很大的額外阻力,這樣就客觀上降低了飛機的燃油消耗率。

“當然了,這些是向量發動機聯動轉動帶來的優勢,它還可以差動,這種時候,飛機可以產生更大的滾轉角速度。”

隨著西蒙諾夫的介紹,影片裡的戰鬥機用不可思議的速度,做了一個滾轉動作,讓阿三們看得睜大了眼睛。

這樣也行?

太厲害了啊!

這飛機要是弄到手,絕對可以全面碾壓東方的殲十一!

沒錯,就是碾壓東方!阿三從來就沒有把老巴當做對手,他們瞄準的是東方,不過,讓阿三最鬱悶的是,東方也從來沒有把阿三當做對手,在東方眼裡看來,那個世界霸主才是自己的對手。

能戰勝梟龍不算什麼,阿三需要能戰勝殲十一的戰機!

現在看來,這款蘇27的改款蘇35完全能做到!

“再比如說眼鏡蛇機動,利用普通的蘇27戰機,需要高超的飛行技術,還需要斷開飛控限制,但是對於我們這款全新的戰機來說,普通的飛行員也能輕輕鬆鬆做到。”

影片播放完成,西蒙諾夫繼續給眾人介紹。

同時,阿三們也開始提問。

“這款飛機為何使用了三翼面佈局?”

蘇33上第一次使用,是為了更好地離開飛行甲板,蘇35上使用,其實是因為雷達和航電裝置進行了升級,機頭更重,用鴨翼可以進行配平。後來的新蘇35就去掉了鴨翼,重新回到了常規佈局。

現在用了東方航電,機頭沒那麼重,但是,t10m是幾年前研製的,原型機上用的還是老式航電,當然得有鴨翼。

但是,西蒙諾夫不能這樣解釋,他笑了笑:“當然是為了更高的機動性,我們蘇霍伊設計局在提升飛機機動性方面,絕對是最強的存在!”

阿三們紛紛點頭。

“大家再來看,我們這款飛機的尾椎比較大,大傢伙可知道這裡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