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雷,其實封鎖不了航路,安息國的例子就擺在眼前,當時打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然後被美國佬一通教訓,打回去了。
反艦導彈可以,但是,還有一種東西,比反艦導彈還好用,那就是……無人機!
體型小巧的無人機,天生帶有隱身性,當美國佬吹噓他們的F117雷達反射面積只有一個乒乓球大小的時候,咱們這無人機也大不了多少!
美國佬還想要湊上來看熱鬧?實際上,已經被無人機全程觀摩了!
不管是航母還是驅護艦,最高速度也就是三十節,無人機可以輕輕鬆鬆地跟在旁邊,當他們最忠誠的伴侶。
“報告,發現一架無人機!”
克羅馬林的臉色陰沉,他看向遠處無人機的方向,那東西,就彷彿像是蚊子一樣,噁心人!
“立刻把它給我打下來!”克羅馬林說道。
那東西沒有攻擊性,就是過來拍照的,不過,那也已經觸動了美國海軍的逆鱗,他們跑來觀摩,原本以為自己是螳螂捕蟬,沒想到還有黃雀在後!
“報告,雷達無法鎖定!”
他們的雷達螢幕,最多隻能看到一個模模糊糊的影子,根本就無法清晰地捕捉到!
不能清晰捕捉,就意味著沒法鎖定,沒法鎖定,就沒法把目標資料傳遞給目標照射雷達,他們的標準1導彈就無法發射,這就是一個死迴圈!
“如果不能發射導彈,那就用我們的艦炮!如果我們的艦炮打不下來,就用我們的密集陣!”
正常的軍艦,艦首戳著一門艦炮,威風凜凜,但是,佩裡級的前面空間原本就不大,還裝上了MK13導彈發射裝置,所以,艦炮就沒地方放了。
設計師見縫插針,把艦炮搬到了機庫前方。
沒錯,佩裡級是全世界唯一一種把艦炮放在艦體中央的軍艦了,看著非常奇葩,畢竟,艦炮一般都是用來打前面目標的,現在,放在機庫前方,那這門艦炮的前面還擋著艦橋,擋著桅杆,根本就沒法向前方開火,只能瞄準兩側。
原型的佩裡級是沒有密集陣這種東西的,一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在機庫上方裝了一門,只能守住後半球,前半球的視野依舊為零!
“密集陣的射程不夠,我們還是用艦炮吧,手動瞄準。”
佩裡級是美國海軍第一款採用76毫米艦炮的軍艦,這種艦炮是奧托梅萊拉公司研發的,北約很多國家都裝備,除了特立獨行的法國。
北約的輕型軍艦裝備76毫米艦炮,射速快,對海對空都可以,重型軍艦裝備127毫米艦炮,主要用來進行對海對地打擊。
法國人搞的則是100毫米口徑,打空中目標,射速不夠快,打海上或者陸地目標,威力又不夠大。原本希望樣樣精通,結果樣樣稀鬆。
這種艦炮原本使用和標準1導彈相同的MK92火控系統,需要的時候,還可以全自動射擊,不過,現在的美國佬顧不上這麼多了。
只要對著目標所在的空域開火,就一定能將目標幹掉!畢竟,76毫米的高爆彈爆炸,產生的氣浪就能影響幾十米的距離!
密集陣的有效射程只有一千五百米,現在,那東西剛好在射程之外!
如果在射程內,密集陣有自己專門的一套火控系統,就算是沒有能精確瞄準,也可以用密集的彈雨來幹掉那架無人機,現在,只能用76毫米艦炮了!
如果是幾十年前的艦炮,還帶光學瞄準裝置,甚至炮塔內還留有人操作的陣位,一旦火控系統壞了,能手動光學瞄準。
現在也是手動瞄準,不過並沒有光學系統,而是操作手在噼裡啪啦地敲動滑鼠,手動輸入射擊諸元。
艦體中部,MK75型76毫米艦炮按照操作手的指揮,開始旋轉炮塔,向目標所在的位置轉向,然後就是開火射擊!
等等,那架無人機開始移動了!
“目標開始轉向!”瞭望哨和雷達官幾乎同時開始報告:“向000的方位轉向!”
“該死的,它要飛到我們的正前方!”
克羅馬林的臉色陰沉:“全艦注意,準備左滿舵!”
不用說艦炮,軍艦上的反艦導彈,指向各異。
老毛子的軍艦永不後退,反艦導彈都是直接指向前方的,可以在前進中直接開火,但是這樣做的壞處就是導彈的尾焰會炙烤艦橋,看看現代級,只要發射過導彈,下面就給烤得起皮了。
美國佬的反艦導彈一般佈置在後面,向兩側指向,這樣導彈噴出去的火焰正好排放到側面的海水裡,但是在發射的時候,要轉九十度,才能把導彈對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