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C131彈射器,就是一百米左右的總長度,最大彈射行程94米,剩下的幾米得讓活塞減速停下來,否則就跟著戰機一起飛出去了。
而己方的這種彈射器也是一百米的總長度,只是氣缸的直徑更粗,理論上擁有的能量更高。
秦鋒沿著彈射軌道,走了一圈,然後又走到了一旁,看著那巨大的球形儲氣罐,看著那專門給彈射器準備蒸汽用的鍋爐,這整套裝置,看上去充滿了工業大革命時代的美感。
蒸汽彈射,就像是古老的蒸汽火車,早就落伍了,它的彈射力度雖然能調節,卻不能從零開始調節,初期的過載太大,無法彈射輕型無人機,所以,這東西肯定是要淘汰的。
以後的時代,必然屬於電磁彈射,但是,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聽說,黃樓那邊對彈射器很滿意。”就在此時,林老等人也已經走了過來,看到秦鋒如此充滿期待,開口說道。
“哦。”秦鋒點頭:“只是不知道國傢什麼時候能透過航母的建造啊。”
是否發展航母,這是關係到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這種事,海軍說了不算,和上級領導的想法有很大關係。
就像是老毛子,為啥搞重型載機巡洋艦這種不倫不類的玩意?當然是因為老毛子的領導,都對航母不感興趣,認為航母是海上移動的活棺材,紅海軍只能走迂迴路線,藉口反潛的名義搞了基輔級。
到了庫茲涅佐夫號的時候,終於有些類似西方航母了,但是由於刻意地增加單艦作戰能力,比如還專門安裝了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擠佔了機庫空間,翹頭也沒法停放艦載機,讓這種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大大少於西方航母。
如果秦鋒沒猜錯的話,上級領導之中,認為航母是進攻性武器,而我們國家的政策是防守,所以,不需要航母的這種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劉老一直都在全力推動航母,可惜,受到各方面的阻力,當年瓦良格號買回來了,也冷落了好幾年,才決定把它改造成海軍的第一艘航母,從此走上了海軍發展的快車道。
如果沒有瓦良格號,搞不好還沒有這個動力呢。
現在呢?
現在海軍的航母之路,貌似還很遙遠啊!
想到這裡,秦鋒有些意興索然。
接下來,該進行造勢了,宣傳航母的強大作戰能力,宣傳己方海軍的孱弱,如果民間有了呼聲,那上級也得考慮一下民意吧?
“不過,目前技術儲備都有了,只要上級領導點頭,咱們隨時都能開工製造。”毛紅海看出秦鋒的落寞,開口說道。
以前用瓦良格,那是因為己方沒有任何技術儲備,所以慢慢來,哪怕自己全新建造001A,也是先造了個瓦良格的仿製品,還是翹頭的,就是為了降低技術難度。
現在,己方既然已經有了各種技術儲備,那起點也會提高,開始就上彈射型,全能型的航母,也是順理成章的。
只是,航母建造是需要週期的啊!
“看你小子這樣子,是不是也得弄個造船廠啊?”林老笑著調侃:“你們太平洋集團旗下,有航空產業,有汽車產業,就差造船產業了。”
原本是個玩笑話,沒想到,秦鋒居然點頭了:“是啊,咱們是需要發展一下造船產業了,咱們國家的強大,必須是工業的強大,也包括造船業的強大!”
造船,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在和平時期,可以造普通的船隻,比如集裝箱船、散貨船、滾裝船、油輪、液化氣船等等,到了戰爭時期,就可以給海軍造軍艦了!
別看現在造軍艦的時間長,那是因為沒有需求,屬於手工裝備階段,二戰時期,美國人造護航航母,最快的時候,七個月就能完工一艘,當批次生產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流水化作業方式了,大大地提升效率。
現在,就算是不能流水化作業,在擁有先進電子技術的基礎上,也是可以透過高科技來提升建造進度的!
就在此時,模擬甲板上,有人報告。
“彈射器已經完成檢查工作,狀態正常,可以開始下一次彈射!”
“繼續實驗,推力調節檔位到3,殲十一戰機自重增加到24噸!”
殲十一戰機的空重是18噸,現在要增加到24噸,可以在機內灌注六噸的燃料,但是這樣一來,由於攜帶的燃料數量多,就可能會出現其他風險,所以,接到了這個命令,雷鏹就提出了建議。
“飛機內還有四噸燃料,可以在翼盒部位,各掛載一枚鷹擊82反艦導彈!”
之前的雄貓戰機是一款地地道道的空優戰鬥機,甚至是截擊戰鬥機,只為了截擊而生,它的機腹四個掛架和翼盒下的兩個掛架,可以掛載六枚不死鳥導彈,是遠距離攻擊的主力。
不過,對東方海軍來說,這種從雄貓戰機仿製過來的殲十一戰機,在很長的時間裡,將會成為海軍的主力武器,所以,只有空優掛載還不行,還得有遠距離對海攻擊能力。
所以,目前國產的最遠的反艦導彈鷹擊82,就被整合上去了,和之前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鷹擊81相比,由於換裝了小型渦噴發動機,加長了彈體,艦載款的射程提升到了120公里,空射的型號由於能獲得載機的速度和高度,所以射程更遠,能打到150公里之外。
現在,這種反艦導彈就成了海軍手頭最強的武器,當然要整合到殲十一戰機上,反正航電系統是自己的,想怎麼整合就怎麼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