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沈洋,112廠。
從一大早開始,就有無數人在機庫裡忙活著,他們圍繞著一架大型戰鬥機,不停地檢查著。
這架飛機造型流暢,碩大的機頭,氣泡式座艙,向後有小鴨翼,然後是邊條,延伸到後面的主翼上,構成了一個寬大的機體,機腹下面,是兩個短粗的進氣道,向後延伸到發動機噴口位置,兩個噴口中央,夾著一個碩大的尾椎。
只要熟悉它的人,一眼就能認出來:蘇33!
蘇27沒有鴨翼,沒有摺疊機翼,所以,這些都代表著這款戰機的身份:一款地地道道的艦載戰鬥機!
一輛車從遠處開過來,一直開動到機庫,車上的人一邊下來,一邊大聲地說著話。
“好啊,咱們的北方所,還是知恥而後勇的,知道該奮進了,雖然比之前承諾的時間晚了一些,不過,好菜不怕晚!”
“林老,看來您對這款飛機,還是很有興趣的嘛。”
“那是當然,它和殲十一一樣,都是咱們空軍不可缺少的主力戰機,對了,小鋒,你正好在沈洋,這還真是湊上了啊。”
今天,德國人開會,秦鋒則打算前往112廠,沒想到,中途,就得到了林老等人要來的訊息,於是就讓鄧小龍開車到了車站,接上林老等人,一起過來。
太平洋集團也不是到處都有辦事處的,現在手頭這車,那是金盃客車送的,送給他們這裡當交通工具,其實,這車子坐得並不舒服,噪音大,減震差,比較顛簸,不過,有總比沒有好,而且,能坐十幾個人!
這一路上,林老和秦鋒聊起來了很多事情。
比如說,金盃汽車的未來,對於寶馬的合作,林老可是一點都不看好,就算是臨陣換帥,也不能保證新換上來的人對楊榕沒意見,甚至,暗地裡動手腳會更多。
這些嘛,秦鋒表示很無辜,我也不知道!
直至到了112廠,才聊起來了飛機的事情。
此時,看著機庫裡巨大的戰機,秦鋒也有一種複雜的感覺。
一個國家,重複裝備兩款重型三代機,那是很少見的!
好在殲十一和殲十四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說,用的發動機、航電、火控等等,都是一模一樣的,最大限度地降低維護保養的困難,機身不一樣,執行任務也不一樣。
殲十一以後會更多的轉向低空超音速突防,這個可變後掠翼更合適,也就是向戰鬥轟炸機轉變,而殲十四會轉向多功能,尤其是空戰格鬥。
各司其職,還是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的。
當然,還得看這裡生產的殲十四效能如何,可別空有蘇33的外表。
“各位,歡迎來咱們112廠。”唐廠長迎接了上來:“咱們前段時間,已經進行了滑行實驗,現在,這款飛機終於能首飛了!”
他們再不拿出點壓箱底的東西來,那就要徹底喪失存在感了!
還好,他們做到了,他們也能自主生產重型戰鬥機了!
發動機,是太平洋集團配套的,航電,是相關部門配套的,機體的鈦合金大梁、起落架等等,也是太平洋集團配套的,他們沈洋很多航空配套部門,都有些抱怨,不過……不能過多考慮他們的利益,得首先考慮戰機的效能!
李銘從飛機一側下來:“秦總,林老,歡迎歡迎!”
“嗯,李工,你們辛苦了!”林老表示了一番:“我代表空軍,感謝你們又仿製出來一款先進的重型戰鬥機!”
“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李銘說道:“現在,飛機已經檢查完畢,各位領導,可以一起到機場去,參與我們的首飛儀式!”
“好!”
當一輛造型低矮的飛機牽引車出現在秦鋒面前的時候,秦鋒瞬間就是眼前一亮:“咱們有自己專業的飛機牽引車了?”
“沒錯!”林老很是滿意:“咱們造飛機雖然還不行,但是,這飛機牽引車,咱們已經遠遠地超過了老毛子,兩年前,這種01型飛機牽引車就已經定型了,目前,前線部隊裡,殲十一裝備的都是這種牽引車!”
以前的時候,國內沒有專門的飛機牽引車,就用普通卡車或者是吉普車來牽引,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
比如說,因為車身高,所以,牽引杆就得做得很長,這樣才能防止碰撞機頭,而且,原本為了公路運輸的汽車在機場工作,長時間低速大油門開動,水箱開鍋、傳動系統磨損嚴重。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動力系統的衝擊,之前的車子,不管是起步還是換擋,都會有速度的突然變化,就會對飛機帶來巨大的衝擊。
之前的時候,國內沒有專門的牽引車,就用普通的替代,反正以前的戰機都很小巧,到了殲八的時候,就覺得原來的方式不能用了,決定研製一款專門的殲八飛機牽引車。
“這車在88年的時候開始研製,當時第一個要求就是低,駕駛室高度只有1.5米。”一旁,唐廠長繼續介紹:“不過,牽引力要大,足足有四十千牛,有液壓傳動裝置,彈性懸架,最重要的,它還有獨特的步行伺服作業系統,能跟隨著操作手一起動。”
此時,車上沒有操作手,就站在旁邊步行,手裡拿著一個操作裝置,指揮著牽引車運動,人走車走,人停車停。
看得秦鋒兩眼睜大:“不錯,不錯!以前的時候,我還想過由咱們太平洋集團來幫部隊搞這種牽引車的研發,沒想到,用不著咱們,相關單位就給搞出來了。”
飛機牽引車,別看不起眼,卻至關重要,尤其是到了以後,航母上也需要飛機牽引車,總不能用拖拉機吧?
秦鋒原本有研發的想法,不過……因為各種事情太多,很多時候都會忘記這個設想,沒想到,相關單位已經研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