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廠。
“馬廠長,馬廠長,部隊那邊要招標了!重型高機動性通用戰術車輛!咱們廠生產的斯太爾,那可是最正宗的,咱們……”主抓銷售的楊和平興奮地跑了過來:“這可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只要有了部隊訂單,咱們廠就能開啟更大的銷路!”
廠長馬繼民掃了楊和平一眼:“沒錯,部隊是要招標了,99年的閱兵,車輛型號太混亂,不過,你覺得咱們有希望?”
“當然有,要說造重型汽車,咱們才是最專業的!當年,咱們可是造出來了全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JN150,填補了國內重型汽車的空白!”楊和平開口。
黃河廠,位於東山省,歷史悠久,1930年就開始建立,到了解放後,更是迎來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尤其是在1960年,研製出來了黃河JN150,這可是第一輛重卡!
不過……那些都是過去式了啊!
馬廠長的臉上帶著苦笑:“沒錯,以前咱們是比較輝煌,但是現在……你覺得咱們比得過太平洋集團?”
日子不好過啊!
太平洋集團生產的重卡,效能太強了!哪怕比其他的重卡貴十來萬,客戶還是喜歡去買太平洋集團的重卡,所以,斯太爾滯銷了!
“都是太平洋集團……”聽到馬廠長這樣說,楊和平頓時就充滿了抱怨。
“唉,其實也不能怪太平洋集團,畢竟,他們走高階路線,咱們走低端路線,還是能分開不同客戶的,只是……”馬繼民的臉色難看,太平洋集團的打擊,其實還不是大的,關鍵還是兄弟單位的短視!
當年,為了解決國內缺輕少重的局面,相關部門出國考察,種種原因下,最終成功地把奧地利的斯太爾重卡技術引進過來。
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國內把幾個重卡廠聯合起來,搞了個重汽聯營公司,主機廠除了有黃河廠之外,還有老區廠和山城廠。
這充分說明了當時的領導,思想還不夠解放,沒有充分考慮到市場競爭的要求,三個廠開始像是親兄弟,共同消化吸收,但是很快,就變成了三個廠相互競爭,尤其是,相互壓價!
想要提高市場競爭力,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降價!
降價換市場,那是不可取的,因為會導致工廠的利潤大大減少!
“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因為這個重汽聯營公司,相互牽絆,相互制約,導致咱們的生產成本根本就降不下來。”主管技術的副廠長劉東堯開口:“如果我們能分開單獨幹,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被動!”
太平洋集團發展得這麼快,還不是因為制度的優勢!
“是啊,咱們得找個機會,向上級建議,讓咱們獨立出去單獨幹!咱們只要把坊柴要過來,那咱們重卡廠絕對能第一個扭虧為盈!”楊和平說道。
馬繼民望著窗外,默默無語。
想要改制,哪裡有那麼容易啊!
老區廠。
“從客戶的反饋來看,咱們的斯太爾有太多的不足了,臥鋪雖然已經加寬到了六百毫米,但是客戶反饋還是不夠大,而且,駕駛室密封不嚴,經常漏風,尤其是走爛路的情況下,駕駛室裡一層土,人家太平洋集團的重卡,那駕駛室裡就是乾乾淨淨。”
工程師王永光繼續介紹:“當然了,客戶反饋最強烈的,還是發動機動力不足,目前,咱們使用的斯太爾WD615發動機,只有240馬力,在滿載的情況下,慢如蝸牛,上坡的時候如果停了,那根本就沒法重新起步。”
廠長趙德柱皺著眉頭:“是啊,咱們想要擺脫現在的困境,那就必須要研發新的產品,不過,咱們這邊沒發動機,只有變速箱,咱們……”
當年,主機廠只有三個,同時,其他的配套部件,也是由不同工廠來繼承的,坊柴負責WD615發動機,配套的九擋變速箱,則是由老區這邊的陝齒來生產的。
這邊沒發動機的配套廠,他們就算是想要改進,也沒這個能力啊!
就在此時,有人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廠長,好訊息,部隊那邊要招標了,三代重卡軍車!只要能競標成功,以後軍隊採購,就能吃獨食!”
會議室裡眾人頓時就興奮起來。
軍車!咱們老區廠,那可是專門造軍車的!
老區廠在1968年建廠,歷史雖然不悠久,但是,他們是在承擔著國家重要使命的前提下建廠的!
當年,拉大炮的軍車都是從蘇聯老大哥手裡買回來的,六十年代很特殊,雙方鬧翻了,老大哥不賣了,那拉大炮的軍車怎麼解決?
靠人不如靠自己!
國家決定,抽調首都汽車廠的一部分員工,前往老區,組建老區汽車廠!
1968年建廠,1970年,延安牌SX250就打造出來了,從此開始了重卡生產,而且,專門供應部隊。
之所以能這麼快,其實這車就是貝利埃軍車的仿製品,不過,老區廠生產的車子,質量過硬,軍隊很喜歡,延安二百五的大名,頂呱呱!
所以,在他們眼裡看來,這部隊要招標,軍車就該是他們的肉!
“要招標了?有具體要求嗎?”王永光立刻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