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水和三亞距離一百多公里,以前這裡只是只是三亞下轄的一個鎮,叫做凌城,當時的三亞也不叫三亞,而是叫做崖縣。
1956年,相關部門經過一番考察,決定在淩水河附近修建軍用機場,為了保護機場的安全,增加供應能力,就將這個鎮升級為了縣,機場也叫做淩水機場。
海軍從萊陽和膠州兩個機場抽調了大批官兵,來到了淩水機場,當時,這裡還非常荒涼,他們一邊建設機場,一邊建設周圍,植樹造林,美化軍營。
幾十年下來,淩水機場的環境非常不錯,有良田,有綠樹成蔭,有筆直的跑道。
當秦鋒站在淩水機場的跑道上,看著那油光發亮的水泥地面,非常感慨:“當年的建築質量是真不錯啊!”
很多豆腐渣工程,三年修建,三年壓壞,反覆修,反覆壞,再看看這機場跑道,從五十年代修建了之後,一直都在使用,從未出過問題!
“那是當然,咱們淩水機場需要守護祖國的南大門,這機場的建造質量,怎麼可能差,上面是水泥,下面是石頭,都是從附近的山上開採下來的。”基地領導楚江河自豪地說道:“當年建造的時候,我還是一名飛行員,現在……”
秦鋒看向遠處巍峨的群山,再看看四周的環境:“嗯,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樣的建設者,祖國才會變得強大,也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守衛者,祖國才會有和平安定的環境。”
“也需要有先進裝備的製造者。”楚江河說道:“秦總,如果沒有你們太平洋集團,咱們根本就不可能用上殲十一戰機,現在估計還在用殲八呢!”
說話間,頭頂上響起了飛機的轟鳴聲,秦鋒抬起頭來,兩架殲十一正在從頭頂上飛過,然後轉彎,對準跑道。
“殲八早就落伍了,你們能用上殲十一,真的很不錯。”秦鋒感慨了一句。
八爺的效能太差啊,操控效能太低,一不留神就會出意外,殲十一就不一樣了,可變後掠翼展開,可以和螺旋槳飛機纏鬥,有這種飛機玩空中手術刀,那就妥妥的了!
就在他感慨之中,兩架展開機翼的飛機降落下來,最後穩穩地落到了跑道上,然後滑向停機坪。
座艙蓋開啟,前面的座艙裡,兩名年輕的飛行員飛快地跑下舷梯,然後擁抱在了一起。
“趙雨,咱們終於放單飛了!”
“對啊,王瑋,這個機會,咱們可是日盼夜盼啊!咱們應該是這一批裡,最早兩個放單飛的。”
兩名後座的教官也都下來了,面帶微笑,想要恭喜兩人,還沒說話,後面就傳來了一聲驚呼。
“王瑋,趙雨?”
兩名年輕的飛行員扭頭過來,看向說話的人:“你是?”
秦鋒旁邊的楚江流開口:“這位是太平洋集團的秦總,殲十一戰機的締造者。”
“秦總!”兩人都興奮地跑了過來:“秦總!見到您真是太高興了!殲十一是咱們飛過的最先進的飛機!這才是真正的飛機!”
王瑋,1968年出生,1986年,透過了招飛,成為了飛行學員,1991年,航校畢業,被分配到了瓊州基地,當時來的時候,飛的就是殲八。
別看八爺技術落後,但是在八十年代,八爺可是國內最先進的飛機了。
還好,剛剛飛了一年殲八,淩水基地就替換成了殲十一!
這樣,飛行員就需要改裝。
一般的戰鬥機都會有配套的雙座教練機,從殲五到殲七都是這樣,殲八沒有,因為它的操作和殲七差不多,飛完了殲七,就可以很輕鬆地改飛殲八。
殲十一也沒有,這款飛機本來就是雙座的,前座飛行員,後座雷達官,培訓飛行員的時候,教官就坐在後座指揮。
只不過,後座沒有操作杆、方向舵這些,後座的教官只能用嘴說,一切操作都得看前座飛行員的,這樣飛起來,自然會有風險,首次放單飛,更是意義重大。
現在,王瑋和他的同伴趙雨,都透過了單飛的考核,他們以後都可以獨自飛行了,後面再帶個雷達官,就可以執行巡邏甚至在作戰任務了!
“是啊,這飛機的機動性是真不錯,不管是水平機動還是垂直機動,都無懈可擊,咱們基地的老手做過和殲八的對比,殲八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取勝的可能!”
說起這架飛機來,兩人都是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