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卷一百九十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

待詔翰林,比無學士。只自至德後,天子召集賢學士于禁中草書詔,因在翰林院

待進止,遂以為名。奔播之時,道途或豫除改,權令草制。今四方無事,百揆時

序,制書職分,宜歸中書舍人。學士之名,理須停寢。”贄以通玄援引朋黨,於

禁中葉力排己,故欲廢之,德宗(缺文)計。會贄權知兵部侍郎,知貢舉,乃正

拜之,罷內職,皆通玄譖之也。

七年,自起居郎拜諫議大夫、知制誥。通玄自以久次當拜中書舍人,而反除

諫議,殊失望。

陸贄與宰相竇參相惡。參從子給事中申,參尤寵之。每預中書擬議,所至人

呼申為“喜鵲”。申,嗣虢王則之從父甥也。申與則之親善。則之為金吾將軍,

好學有文,申與則之潛結吳通玄兄弟,為參共傾陸贄。則之令人造謗書,言贄考

試舉人不實,招納賄賂。時通玄取宗室女為外婦,德宗知之。既聞申、則之譖陸

贄,綱紀伺之,果與通玄結構其謀。帝大怒,罷竇參知政事,尋貶郴州司馬,竇

申錦州司戶,李則之昭州司馬,通玄泉州司馬。帝召見之,親自臨問,責以汙辱

近屬。行至華州長城驛,賜死。尋以陸贄為中書侍郎、平章事,代竇參。

通微,建中四年自壽安縣令入為金部員外,召充翰林學士。尋改職方郎中,

知制誥。與弟通玄同職禁署,人士榮之。七年,改禮部郎中,尋轉中書舍人。通

玄死,素服待罪於國門,帝特宥之。通微竟不敢為喪服。

通玄詞藻婉麗,帝尤憐之。貞元初,昭德王皇后崩,詔李紓為諡冊文,宰相

張延賞、柳渾為廟樂章。及進,皆不稱旨,並召通玄重撰。凡中旨撰述,非通玄

之筆,無不慊然,重之如此。

王仲舒,字弘中,太原人。少孤貧,事母以孝聞。嗜學工文,不就鄉舉。凡

與結交,必知名之士,與楊頊、梁聿、裴樞為忘形之契。貞元十年,策試賢良方

正、能直言極諫等科,仲舒登乙第,超拜右拾遺。裴延齡領度支,矯誕大言,中

傷良善,仲舒上疏極論之。累轉尚書郎。元和五年,自職方郎中知制誥。

仲舒文思溫雅,制誥所出,人皆傳寫。京兆尹楊憑為中丞李夷簡所劾,貶臨

賀尉。仲舒與憑善,宣言於朝,言夷簡掎摭憑罪,仲舒坐貶硤州刺史。遷蘇州。

穆宗即位,復召為中書舍人。其年出為洪州刺史、御史中丞、江南西道觀察使。

江西前例榷酒私釀法深,仲舒至鎮,奏罷之。又出官錢二萬貫,代貧戶輸稅。長

慶三年冬,卒於鎮。

崔鹹,字重易,博陵人。祖安石。父銳,位終給事中。鹹元和二年進士擢第,

又登博學宏詞科。鄭餘慶、李夷簡闢為賓佐,待如師友。及登朝,歷踐臺閣,獨

行守正,時望甚重。敬宗欲幸東都,人心不安。裴度以勳舊自興元隨表入覲。既

至,李逢吉不欲度復入中書。京兆尹劉棲楚,逢吉黨也。棲楚等十餘人駕肩排度,

而朝士持兩端者日擁度門。一日,度留客命酒,棲楚矯求度之歡,曲躬附裴耳而

語,鹹嫉其矯,舉爵罰度曰:“丞相不當許所由官呫囁耳語。”度笑而飲之。

棲楚不自安,趨出。坐客皆壯之。累遷陝州大都督府長史、陝虢觀察等使。自旦

至暮,與賓僚痛飲,恆醉不醒。簿領堆積,夜分省覽,剖判決斷,無毫釐之差,

胥吏以為神人。入為右散騎常侍、秘書監。太和八年十月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