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音就站在門外等著,想來是太后在裡面有事吧。
她覺得,慈仁宮跟永和宮的外形差不多,只是瓦片不一樣。
永和宮的瓦片是黑色的,慈仁宮這兒的瓦片是描金的。
就連那些大紅柱子上,都描著金色的花紋。
不一會兒,那個帶話的丫鬟就把若音迎進去了。
若音一進殿,就見太后穿著一身棕色的旗裝,上面繡著鳳,她老人家坐在裡頭的八仙桌旁。
而她邊上坐著一個女孩兒,瞧著十來歲的模樣。
那女孩有一雙晶亮的眸子,明淨清澈,燦若繁星。
見到若音後,眼睛便彎的像月牙兒一樣,還甜甜地喊了聲“四嫂”。
若音從記憶中搜尋了一下,原來這個女孩是五公主,是德妃所生,只是自幼在太后膝下撫養。
說起來,也是四爺的親妹子了。
若音不得不佩服德妃的基因,底下的孩子一個比一個俊。
就拿這個五公主和四爺來說,相貌上都是拔尖的。
當然,七公主和十四阿哥,也長得不俗,只是稍微比四爺和五公主差了點。
若音先是衝五公主笑了笑,然後朝太后行大禮:“給太后請安,太后萬福金安。”
太后和顏悅色地看了看她,笑道:“快起來吧,你這孩子,聽說你病好了?”
若音起身,由著太后身邊的丫鬟扶著她入座,笑著回:“回太后,太醫說好了,往後只需好好調理身子就行了。”
“好,那就好。”太后五十來歲了,鬢角已經有些灰白的髮絲。
她這個年紀,最喜歡膝下的子子孫孫來看看她了,如今見了若音,只道是孫媳婦來瞧她。
大概是因為身邊的五公主和四爺是一脈的,太后瞧著若音也格外的順心。
便讓人賞了一對和田白玉髮釵,還有一堆子補品。
若音笑著讓人接了後,還說了些客氣話。
太后雖沒德妃那般催生,但也稍微提了一下。
若音乖巧的應著,約莫坐了半個時辰後,就告辭了。
臨離開前,她還和五公主聊了幾句,五公主在太后身邊長大的,性子聰慧,又活潑,還讓若音常來看她。
若音只好笑著應了,這般清雅靈秀的姑娘,實在不好拒絕。
只是她記憶中,五公主跟原主也不是走的那麼近呀?
出了宮,若音坐上馬車,讓李福康把車開到京城街上。
坐在車裡,若音深舒一口氣,總算是不用顧忌那麼多了,心中壓抑的感覺也少了些。
她終於明白過來,為什麼在宮裡會有那麼深的壓抑感。
大概是她前世自由慣了,一下子被長輩,被宮裡那麼些條條框框壓得喘不過氣來。
此時,她多希望四爺不要當皇帝,就當個貝勒爺,或者當個王爺。
這樣,她就不用面對宮裡那些規矩了。
可轉念一想,她不過是婦人之仁罷了,瞧著四爺把書房當女人的上進樣,就不是個簡單的貝勒爺。
這就是不想當皇帝的貝勒爺,不是好四爺吧?
再說了,四爺現在是寵她,她在府裡隨意點,他能慣著她,可以後的事情呢,誰又說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