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說起這些教條,那是頭頭是道。
可高座上的康熙,面色卻越發難看起來,甚至比太子發言時更加陰沉。
他那雙銳利的眸子直勾勾地盯著三爺,叫人見了就發杵。
“朕覺得,先生都未必有你能說會道,既然你說得頭頭是道,不如叫你去教他們吧。”
明顯的,康熙對於三爺這種囉七八嗦的行為有些反感。
而康熙銳利的眸子,和不苟言笑的話,也讓三爺感到害怕。
他忙走到中間,跪下磕頭:“皇阿瑪息怒,兒臣哪能去教那些人啊。”
開玩笑,他一個皇子,讓他去教那些鬥毆的小混混。
那不是鬧笑話,叫天下人恥笑嗎?
對於又是下跪認錯,又是磕頭的三爺,康熙並沒有理睬。
而是問其他阿哥:“你們呢,就沒有更好的了?”
這時,四爺扯了扯唇,打算開口。
結果話還沒說,就被八爺搶了先:“皇阿瑪,兒臣認為,理應將那些鬥毆的先抓起來審問一遍,待分清孰是孰非後,好的就放了,叫沒理的一方給他們賠個不是,剩下的就打板子,關他幾個月。”
其實啊,八爺這一番說法,已經很不錯了,可錯就錯在他處理事情還是心太軟。
所以他得到了康熙一聲冷哼:“打架還分好壞了,難道只要目的是好的,就可以打架了。那照你這個說法,還讓沒理的賠不是,往後那些有理的,跟人起了爭執,還對簿公堂做什麼,直接打架,反正有理,打贏了也不怕!老八,是這個理吧?”
聽到這話,八爺微微一怔,心知不好。
躊躇片刻後,他便理智上前,拱手認錯:“皇阿瑪教訓的是,是兒臣想的不夠周全。”
經過這麼幾齣,大家都看出來了。
基本上只要開了口的,個個都捱了康熙的罵。
就連三爺,還跪在地上。
康熙沒叫起,他都不敢起。
導致剩下的阿哥們都不敢說話了,這麼多哥哥都捱了罵,裡面還有太子和向來賢明的八爺,更何況是他們呢。
可康熙的眼神卻還是掃著剩下的阿哥們,好似不得到滿意的答案,就不罷休了。
這個時候,四爺瞥了一眼周圍,總算是沒人搶話了。
便起身沉穩開口:“皇阿瑪,恕兒臣見識貧乏,覺得那些鬥毆的,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動手就是錯了,且一個巴掌拍不響,什麼事情非得在天子腳下鬥毆,這麼肆意妄為,簡直是目無王法。”
“所以兒臣認為,對於過錯大的一方,要打板子,打完板子再關幾個月,而較為平和的一方,雖然不打板子,但也要關個大半月,讓他們好好反省一下,叫他們往後還敢再作亂。”
“另外,要是他們鬥毆期間,在街上破壞了老百姓的東西,要他們原價賠償,關於那些死傷的人員,也必須讓過錯方給予賠償。而朝廷也可以給以撫慰金,安慰死者和傷者家屬,畢竟這件事,已經鬧得滿京城皆知。”
這種事情,已然鬧得這麼大,要是朝廷沒所表示,會叫人寒心的。
當然,這個是四爺心裡話,他不會說出來的。
康熙聽了四爺一番陳詞,面色一下子變得更加嚴肅起來。
良久後,他總算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嘴角微微上揚,道:“嗯,老四說的可圈可點,雖然還有些錯漏之處,但該照顧的都顧及到了,這件事情,你便跟你大哥一起去辦,你們兩個的性子,就該好好互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