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奴才微微一怔後,先是點點頭。
接著又難為情地搖搖頭,表示沒聽見。
“到底是聽見了,還是沒聽見!”三福晉扯著嗓子訓斥。
聞言,只見奴才們紛紛搖搖頭。
其中一個丫鬟,更是訕訕地道:“回福晉,奴才一直跟在您後頭,只聽見四福晉和您小聲說話,並沒有聽清實情。”
他們雖說是三福晉身邊的丫鬟。
其實都是三爺安排到三福晉身邊的。
因為三福晉太能作,她的陪嫁奴才,早就被三爺以各種理由打死,或者趕走了。
所以,她們不會只站在三福晉的角度瞎說八道。
反而會站在三爺的角度,不能由著三福晉胡鬧。
畢竟這個三福晉,平日裡在府裡,就怪會給別的侍妾潑髒水,說話不太可信。
三福晉見奴才不和她串通一氣,簡直是氣上加氣。
她一個心氣不順,就兩眼一翻,氣暈過去了。
“福晉!福晉!”一群奴才們,頓時就慌亂了手腳,直接把她背上了馬車。
與此同時,皇子們已經到了乾清宮,並且都入座了。
康熙則坐在最上頭的高座。
他神色嚴肅地瞥了一眼皇子們,沉聲道:“蒙古來了密信,噶爾丹帶著下屬,逃遁到了寧夏,對此,爾等怎麼看?”
聞言,梁九功把密信,拿給了皇子們一一細看。
良久後,太子先起身開口,道:“皇阿瑪,此密信說噶爾丹率兵十萬,沿河從蒙古,逃遁到寧夏安頓,此番舉動來勢洶洶,兒臣以為,他想隨時併吞喀爾喀,以及蒙古諸部,侵佔寧夏,窺覬西南、南部和東南部地區。”
“不過,幸好皇阿瑪英明,早就讓董鄂·費揚,古在寧夏與蒙古一帶加強軍+事訓練。如若噶爾丹膽敢侵犯,費揚古定能讓他命喪黃泉。”
康熙聽後,隨意一笑,沒說好壞。
而是問直郡王:“胤褆,你可有什麼想頭?”
直郡王等康熙的問題,等了許久了。
康熙征戰噶爾丹,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幾年前,噶爾丹敗走後,直郡王就心心念念著撫遠大將軍的名頭。
想找幾個官場上的親信,給他上摺子。
滿腦子就想把“帥”字旗弄到手。
誰知道,對於噶爾丹一事,康熙已經兩次親征了。
他總不能跟康熙搶風頭,最後只能作罷。
而這幾年,康熙雖說還有親征,但也讓他參與到兵部重要議事。
他的野心,便又被激發起來。
所以,他沉思片刻後,起身道:“兒臣認為太子所言極是,噶爾丹要是敢侵犯一步,兒臣願請命出征,只要皇阿瑪給足兒臣五萬兵馬,兒臣必將噶爾丹的項上人頭拿下,獻與皇阿瑪跟前。”
聞言,康熙笑笑,還是沒有答話,不做任何評價。
他轉望著其餘的皇子,問:“你們呢,可有主張?”
按理說,根據年紀和位份,應該三阿哥發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