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翻譯一下就是:我覺得您好,也特想把長女交給您,作為和親。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四爺不好再打馬虎眼。
而且,他並沒有被鬱南王的馬屁捧上了天。
只是淡漠地道:“可朕剛登基,並沒有要納妃嬪的想法。”
“但我們鬱南國與大清,是有著幾百年交情的盟國,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有過和親。總不能到了臣這裡,就不作數了吧。”鬱南王道。
哼。
他們國家,一直和大清都有著密切往來。
每一界新帝登基,都會與他們和親。
而且,即便是沒有年齡合適的公主,也會獻上一些舞姬。
更甚的,有些皇帝在位幾十年,後宮有好幾位妃嬪,都是他們鬱南國的。
怎麼到了雍正皇帝這兒,就這麼難搞了
還說什麼剛登基,沒有納妃嬪的想法。
難道要等到他羽翼豐滿的時候豈不是更加難了
而且,自家女兒已經到了待嫁的年紀,誰知道要等多久。
再過幾年,早就成老姑娘了。
“這一點,朕自然是知道的。”四爺神情嚴肅地道:“長公主想在大清尋一位良婿也好,或者想跟大清和親也罷,朕都是準的。但只一點,絕不可能是朕”
反正找大清男人,他是批准的。
只要不是他就行。
“不是您”鬱南王的話才說出口,但在對上四爺那雙凌厲似箭的眸光時,就住了嘴。
這整個大清,最尊貴的男人就是皇帝。
要是不能和皇帝和親,那還有什麼意義。
他又不傻,總不可能把自己的長女,手心寶,交給皇室旁支的成員。
更不可能交給一個普普通通的男人。
與其做那些人的嫡妻,都不如做皇帝的妃嬪呢。
畢竟,跟著大清最高掌權者,總歸是不錯的。
說不定,還能為他國家帶來更多更好的利益。
“怎麼,鬱南王難道非要長公主與朕和親不成”四爺語氣淡淡的。
可那雙墨瞳卻冷峻犀利,寒氣逼得人不敢再窺視。
“臣自然不敢”鬱南王聽出四爺話裡的不耐煩,只好低頭,拱手拍馬屁緩和氣氛:“沒有大清的庇佑,就沒有我們鬱南國,普天之下,萬物如塵,唯有大清的皇帝,永遠是我們民族人心中,最至高無上的帝王。”
“好了,你且退下去,和親之事,朕已經說的夠清楚了,你若是還有那方面的意思,便與張延玉去說。”四爺擺擺手,長眉不耐煩地蹙起。
鬱南王拍的馬屁,他從前還是貝勒的時候,就聽鬱南王跟皇考說過好幾回,耳朵都要起繭了。
本來他是給鬱南王面子,希望他能從他幾次敷衍當中,明白他不想和親。
誰知道對方居然不依不饒,蹬鼻子上臉了,那他便說個明白。
反正他把話說到份上,鬱南王要是不打算和親,那便作罷。
要是還想和親,頂多只能讓張延玉安排,從皇家旁支宗親裡,或者官宦子弟中挑選。
這個鬱南王,早先仗著與先祖簽訂了盟國合約,就在這拿交情說事。
從前皇考在世的時候,就獻了幾次舞姬,俗不可耐到了極點,他也早就看他不爽了。
每年都是拿點蠅頭小利,外加送幾個女人。
結果回去的時候,就拿著豐厚的賞賜回去。
好歹也是一個國家的國王,即便是拿些玉石和國家特產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