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皇后娘娘抬舉。”馨嬪抿著唇,起身歉意地道:“今兒個是臣妾考慮不周,莽撞地打攪了您,還請娘娘見諒。”
聰明如馨嬪,自然聽出若音話裡的決絕和不容商量的餘地。
皇后雖然句句都是誇她的。
但這種話,聽起來就跟“你是好人,但我們不合適”是一個意思。
今兒個她來的時候,是抱著無論皇后如何考驗她,她都要表現出一萬分的誠意來投誠皇后的。
所以,她才在永壽宮等這麼久,為的就是顯得真心誠意一點。
可如今,皇后把話挑明到這個份上,不是考驗的問題了,而是她識趣不識趣的問題。
她身為嬪位,雖說是也是個主子。
可在皇后面前,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只能算奴才。
所以,就算買賣不成,仁義還在,她是不可能,也不敢得罪皇后的。
正好這個時候,李福康進屋道:“皇后娘娘,牛廚子把膳食都做好了。”
若音先是朝李福康微微頜首,而後看向馨嬪,大氣地道:“馨嬪,這都到午膳的點了,不如留下,就在永壽宮與本宮一同用膳吧。”
“不了。”馨嬪搖搖頭,客氣地回:“臣妾聽聞娘娘喜清淨,就不多打攪,還是回鹹福宮,改日再來請安。另外,適才娘娘說身子不適,臣妾祝皇后娘娘鳳體安康。”
說完,她盈盈福身行禮,就帶著奴才離開了。
皇后是留她在這用膳,可她也不傻,不會聽不明白裡面真正的含義。
有些話,聽起來像是挽留,實則是在趕人。
要說皇后今日接受了她的投誠,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她自然是要留下用膳,順便伺候皇后用膳,也好表忠心。
可皇后已經明確表明不會拉幫結派,也將她的誠意拒之門外。
那麼,她就得識趣離開。
而且,一個人若是真想留你用膳,是不會過問你的。
所以,她要是真的留下,那才叫做尷尬。
若音看著馨嬪離開的背影,沒有再做挽留。
至於馨嬪說什麼“改日再來請安”,她也知道是客氣話,不必當真。
誰讓大清文字博大精深,明明只一句話,卻有雙重,甚至多重意思。
待馨嬪離開永壽宮後,廚房便進來布膳了。
用過午膳,若音準備在永壽宮周圍走走,消消食。
雖說外頭天寒地凍,但耐不住她喜歡雪,更喜歡踏雪。
加上睡了一上午,出去透透氣也好。
然而,她才走出堂間大門,迎面就碰上沁貴人。
“皇后吉祥!”沁貴人上前行禮。
若音扶著柳嬤嬤的手,低頭睨了沁貴人一眼。
一張清秀白皙的臉蛋,櫻桃小口透著淺笑。
陽光照在她的身上,凝脂般的肌膚通透如玉。
一雙鳳眸即便是低垂著,也別有一番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