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4章 (6月9號更新)冷靜理智得令人害怕

至於他們為何熱衷於立儲,是因為古代醫療不發達,導致皇帝壽命都比較短。

帝王作為皇權和國家的中心,萬一要是沒了,國家的權利就會中空。

要是早早立了儲君,能提早確立儲君,預防不測,穩定人心。

文武官員也可以提前輔佐儲君。

而輔佐儲君的臣子,便是從龍之臣。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官員熱衷於這件事情。

可大清一直以來,都沒有明確的立儲制度。

這就導致清三代的皇位繼承都亂糟糟的。

清太祖努爾哈赤沒有指定繼承人。

死後皇太極與多爾袞長年爭權。

清太宗皇太極還未立儲就暴亡,皇弟多爾袞、皇長子豪格等大有劍拔弩張之勢。

最後太宗第九子福臨即位,是為順治帝。

因為他年僅六歲,不能親政,仍由宗室輔政,以此消弭可能發生的內戰。

可是順治帝死去的早,沒有來得及建立繼承製度,臨終在母后的參與下,決定以第三子玄燁為嗣君,是為康熙帝。

而登基的原因,絕大部分是因為康熙出過天花。

不會在這個醫療落後的年代,因為這個可怕的病症而短壽。

此刻,四爺端坐在龍椅上,雙臂垂於膝下,雙手厚重有力。

碩大的藍田墨玉扳指嵌於指尖,正是皇后送他的那枚。

他俯視著下首的官員們,威嚴地道:“立儲一事,有關社稷安危,不得隨意為之,眼下阿哥們還小,朕也無意立儲。”

“可聖祖在先太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早早立了儲君。“一個不怕死的老臣說。

此話一出,四爺那雙明世之眼,瞬間變得冷峻犀利起來。

不提起這個還好,提起這個,那些手足相殘的事件便歷歷在目。

當年要不是皇考早早立了皇太子。

導致一些皇子產生了權勢欲,窺覬太子的儲君之位。

從而私下裡結黨營私。

而皇子們的權謀鬥爭,已然擾亂了朝政。

加之皇考在位時間長,長期的鬥爭讓結黨營私越演越烈。

涉及的有一些宗室王公、外戚、滿漢大臣、中小官僚和士人。

但凡某個集團倒臺了,他們就會遭到清洗,甚至喪命,造成朝堂上的混亂。

另外,權謀之爭需要銀子。

他們便贓官勾結,對老百姓進行欺壓勒索,貪汙盜竊,大做買賣,巧取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