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院史大人。”蔡為舟還是一直送到書房院落大門,才停下腳步,恭敬的低頭行禮恭送柳之然。
直到柳之然走出書房院落,蔡為舟才抬頭看著柳之然遠去的背影,眼中是崇敬的光芒。
這位柳之然院史,是大洲朝立國以來第一位三元及第。
二十三歲就被皇上欽點為狀元,直接進入翰林院,本來應該在翰林院熬上幾年資歷再慢慢歷練往大學士的路上走,這位柳之然卻對皇上上表,請求入都察院,為皇上肅清吏治,其時各地貪汙層出不窮,百姓怨聲載道,皇上大為讚賞感動,調任柳之然為左副都御史,從三品。
柳之然到任以後,連破江南科舉舞弊案,河道貪汙案和皇陵貪墨案。
三起皆是大案要案,前後下馬官員200餘人。
舉國轟動,百姓交口稱讚。
柳之然也連升四級,從左副都御史從三品品,兩年之內升到右都御史,再升到左都御史,最後直接升到都察院最高階別都察院史正二品品大員。
據說他辦案的時候,遇到至少十幾起暗殺,都被他屢屢躲過,最後一次柳之然差點重傷不治。
不過,即使這樣,柳之然還是堅持辦案,對貪官絕無半點姑息。
柳之然遇刺一案引起皇上震怒,欽賜了自己的兩名暗衛貼身保護柳之然,這才讓各路暗殺不敢再出現。
本來以前整個都察院就是個倒黴蛋角色。
因有風憲之職,經常風聞奏事,所以對朝中的官員都得罪的不輕,皇上也厭煩都察院整日無事生非。
真正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處處被眾人排擠,就連俸祿也經常被戶部故意剋扣。
可如今,都察院在柳之然的帶領下,一改以往的窩囊嘴碎,在朝堂上漸漸的沉默下來。平時並不輕易開口,可只要一開口,必定是證據確鑿,一出手定有官員落馬。
更有幾次是朝廷二品三品的大員。
如是幾次,朝堂之上的官員漸漸就對都察院的人改變了態度,大家對都察院由原來的又憎又厭變為了又恨又怕;而皇上對都察院由原來的厭煩變為了器重。
如今都察院在朝廷眾人的眼中變得陰刻險惡,人人談及色變。
可是都察院的人卻不再像以前一樣只能餓著肚子倔強的維持清高,而是走到哪裡,官員都殷勤小心,戶部更是小心討好他們,只要是都察院的申領一概優先。
皇上也是對他們從所未有的器重,對都察院的眾人格外看待。
所有的這些都是在柳之然的帶領下給他們帶來的改變。
現在他們終於走到哪裡都能自豪的挺直腰桿,即使身後注視他們的眼神是又恨又懼。
可那又如何?
他們是在維護正義,只有心中有鬼的貪官才會懼怕他們。
都察院的官員都以此為榮,以柳之然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