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五章 雙星伴月,無德者亡

而正是因為皇上下得這三道旨意,他才忍不住出言勸誡,若只因為一個天象,就如此大費周章,讓朝廷百姓軍隊都不得安寧,他只覺十分不妥。

果然,皇上在聽了他的上奏後,面色更為陰沉了下來,卻也沒有多說,反而是二皇子跳了出來,責備他優柔寡斷,耽誤國事,更言非常之時用非常之法,如今出現“雙星伴月”的異象警示世人,天象示警,必在世間有所對應,這就是在提醒國君應該更嚴加治國,防亂於初葉。

皇上當時就面色大霽,當著文武大臣的面封了二皇子正五品的大理寺左寺丞之職,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輕重。

讓他維護治安,明正典刑。

二皇子一派有不少酷吏,聞聽皇上旨意,都拍手稱快,個個得意洋洋。

而自己一派全是受皇上冷落的忠直大臣,抗辯無力,只能搖頭嘆息。

想著今日朝堂上的亂象,太子看著天上的明月星光心中一嘆,也難怪身邊的人都如此焦慮,皇上一向主張以法制御下,好用酷吏,為治多暴。

而他卻正好與父皇相反,御下溫和,對人每每寬宥相待。

他與父皇截然相反的性情,在幼時倒還好,父皇還每每誇讚他有君子之風,可是隨著父皇的年紀越來越大,他開始接觸政務以後,矛盾就不可避免的體現了出來。

每當父皇避暑出行或是臥床養病,將政務交與他代理時,他常常會在複核處斬名單時,忍不住推翻父皇批示的案子,或是重審,或是從寬處理。

呂飛等人也勸過他,不要隨意推翻皇上已經硃批的案件,其實他也明明知道這樣會讓皇上不喜,可他還是這樣做了。

因為他知道,整個大洲國只有他能,也只有他敢,對皇上已經硃批的案件再審。

皇上重用酷吏,每每了為了政績,為了討好皇上,或將犯人屈打成招,或輕罪卻判以重刑。

而皇上重用的酷吏達十一人之多,人稱刑部十一郎,個個手裡都有一套刑訊逼供的看家本領,只要犯人落到了他們手裡,不被扒掉一層皮,也得丟下半條命。

在民間,人人聞“刑部十一郎”之名而色變;這十一個酷吏,每一個人的名字都可止小兒夜啼。

百姓都言:“寧遇猛虎,莫遇十一郎。”

而父皇任上的酷吏人數之多,已開大洲國立國以來之先河。

太子知道,如果他不出手挽救,這些人就只能魂歸九泉,再沒有平反重審之日。

而他們家中的親人將永遠失去或兒女或手足或父母。

所以,只要是錯判重判被自己碰上了,他就一定會出手重審重判。

次數多了,身邊就不知不覺依附了不少朝中的忠直大臣,可二皇子一派的執法大臣和酷吏卻多對他不滿。

偏偏父皇年歲越大,越寵信諂媚之人。

疏忠直而親奸佞,忠直大臣在父皇面前說不上話,可奸佞之臣卻常常在父皇面前構陷於他,致使他與父皇越來越疏遠,間隙日深。

想著父皇現在種種所作所為,太子面色平靜的看著如藍絨般的夜空,輕輕摩挲著腰間掛著的玉璧。

那是他八歲那年,父皇最寵愛他時,親手從龍袍腰帶上解下賜予他的,他每日佩戴,一日不曾離身。

可今日,他看到二弟腰間也掛上了一枚玉璧,正是日常父皇常掛在腰間的那塊。

二弟,如今真可謂是,聖眷正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