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過程中,張青書又引見了幾名上院弟子給她,有男有女,年紀都在二十以下。
靈玉記得,應修德那幾本雜書上說過,十五歲之前進入觀想境界,是大道觀精英弟子的標誌之一,因為這樣才有可能在二十歲進入煉氣五層。當然,例外也是有的,但不多。
張青書給她引見的上院弟子,都在二十以下,可見都是精英弟子的備選,再結合她自身的情況,似乎有意把她拉進某個小團體中。
靈玉不反對這樣,韓撫寧之事,讓她心驚膽戰,進入某個小團體,儘快融入玄淵觀,對她只有好處。
時間很快過去,講道開始了。
一名三十左右神情冷峻的道人穿過眾弟子,坐到最上方的蒲團上,拿起案上的木槌,輕敲了一下旁邊擺放的玉磬。
悠揚清脆的聲音響起,偌大的玉極宮瞬間安靜得掉根針都能聽見,所有人閉緊嘴巴,規規矩矩地坐好或站好,看著上方的道人。
“諸弟子,今日要講的是,熟讀道經的重要性。”這道人一開始就直入主題,連自我介紹都省了。
靈玉猜想,像她這樣半路出家的弟子不多,這道人必是其他人熟悉的。果然,張青書小聲說:“這是姜撫恆法師,目前是煉氣八層修為。”
煉氣八層,在法師中算是不錯的。玄淵觀中,目前煉氣九層的除了觀主、兩位監院、三位首座,還有六位法師,其中沖虛宮三位,玉虛宮兩位,太虛宮一位。華通虛和韓撫寧兩人都在其中。
靈玉對只慕其名不見其人的沖虛宮很好奇,據傳沖虛宮都是修煉狂人,眾位法師性情一個比一個古怪,君不聞,玄淵觀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太虛宮是高人,玉虛宮是仙人,沖虛宮不是人。
這句話並不是要將三宮分個高下,而是簡要地說明了三宮的特性。比如,太虛宮的愛擺譜,玉虛宮的裝神秘,沖虛宮全是瘋子。
如今三宮法師,靈玉見了兩宮,倒看不出什麼來。譚通真衝動,華通虛穩重,韓撫寧暗藏心機,這位姜撫恆看起來似乎比較冷淡。想來傳聞還是有那麼點誇張的。
“眾所周知,成為修士有兩種方式。其一是,修煉初級功法,年深日久,運氣好的修煉出真元,就可以吸納靈氣,成功入道。其二是,熟讀道門經典,心思純粹,進入觀想境界,便可引氣入體,成為修士。前者,是一些小道觀、修仙家族的修煉方式,他們或者靠著傳承,或者因為祖先機緣,得了修煉功法,可以簡便地培養出修士。後者,是大傳承,以及野道士的修煉方法。”
臺上的姜撫恆雖然神情冷漠,說起道來卻是細緻入微:“……眾弟子是否覺得奇怪?其實,若論成為修士的機率,無疑是前者勝出,功法修煉出真元的可能性較高。後者,所謂的觀想境界看不見摸不著,完全無跡可循,有的人修煉一生,都無法進入觀想境界。那些野道士,因為得不到傳承,只能以此入道,那最頂尖的三大道觀呢?我們有著最頂級的修煉功法,為什麼也要這樣培養弟子?”
姜撫恆頓了頓,等臺下議論聲稍歇,方才繼續說道:“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熟讀道經的重要性。”
“表面看來,修煉功法培養出的修士要多,但仔細論起來,熟讀道經入道的修士,能走得更遠。這就是三大道觀如此培養弟子的原因:我們求的不是量,而是質。”
“諸弟子以為,修煉是什麼?”沒等眾人回答,姜撫恆繼續道,“修煉,就是要讓自己進入一種玄而又玄的狀態,與靈氣親和,與天地相融,與山河共呼吸,慢慢吸納進靈氣,淬鍊肉體,脫胎換骨。由觀想入道,比修煉功法入道,更容易達到這種狀態,長此以往,積累越來越多……”
靈玉完全沉醉其中,生怕漏了一個字。玄塵子不曾教過她這些,這正是她最缺乏的修道基礎。
兩個時辰轉瞬就過,姜撫恆說完,敲了一下玉磬:“今日講道到此為止,眾弟子自去吧。”說著,自顧自離開了。
講道法師離開之後,殿內馬上熱鬧起來,有討論剛才講道內容的,有說笑話的,有談天的。
靈玉還在回想姜撫恆的話,突然衣袖被人拉了一下:“程師妹。”
她回過神,看到張青書笑吟吟道:“走,去見你的教習法師。”
“啊?”
見靈玉一臉呆相,張青書笑了:“除了每十日的講道,上院弟子還有自己的教習法師。另外,剛入門的弟子每日都要去一次學堂,本來上院弟子是不用去的,可叔叔說,師妹對修道還一竅不通,也該跟著去,最起碼符文要學會了,不然怎麼寫弟子手記呢?”
靈玉現在已經知道了,弟子手記是每個上院弟子都有的,用來記錄自己的修煉心得和所見所聞,一旦出了事,比如玄塵子那樣的,就可以從弟子手記中找到線索,也能將他一身所學保留大半下來。不過,弟子手記不是寫給凡人看的,用的不是普通文字,而是符文,這是一種修真界特有的文字,據說流傳自上古,許多經典,用的就是這種文字。可以說,學習符文,是修士的必修課,玄淵觀這樣的三大道觀之一,更是還未入道,就開始學習符文。
“青書師兄,那我什麼時候去學堂?學堂在哪?”
“這個不急,講道之日,學堂停課。以後講道之日,你只管來聽講道,聽完了去見教習法師。沒事再去上學,以師妹的資質,學上大半年應該就差不多了。”張青書一邊說,一邊帶著靈玉出了主殿,拐到右邊的偏殿。
偏殿門側,守著兩名女弟子,張青書將她一送,向這兩人揖禮,笑眯眯道:“兩位師姐有禮了。這是新入門的師妹,姓程道號靈玉,第一次來見教習法師,勞煩兩位師姐幫忙。”
一見張青書,其中一人便笑了:“呦,這不是小張師弟麼,說話還這麼客氣。這有什麼的,本就是我們分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