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玉開始為加入門派忙碌起來。
既然有了目標,就要有的放矢,紫霄劍派怎麼收徒,如何測資質,會有什麼考驗,都要了解清楚。
範閒書在這件事上給了她很大的幫助,也不知道他從哪裡打聽來的訊息,竟給靈玉帶回來一沓厚厚的獸皮紙,上面記載著紫霄劍派近百年來招收弟子的情況,從如何測資質,到怎麼考驗,應有盡有。
靈玉大致分了一下,紫霄劍派招收弟子,主要看三項,一是資質,二是心性,三是悟性。劍修走的也是道門的路子,道門與佛門,除了資質外,最看重的就是心性;儒家略有不同,他們講究悟性,若無悟性,天生蠢笨,心性再怎麼好,天資再怎麼高,也無法領悟儒家功法;魔道隨性得多,除了資質,悟性和心性都不怎麼要求,只要對了脾性,就會收入門中;武修要求更純粹,強悍的身體和堅韌的意志,除此之外,其他只是附加。
所謂測資質,就是看根骨。在下界,測資質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煉氣五層以上的修士,將靈氣注入所測之人體內,看靈氣的截留情況。凡人之身,靈氣入體,只會慢慢地散去,天資高的人,在靈氣入體的時候,肉身會自動地去截留。在上界,測資質的方式複雜得多,也正規得多,其中最準確的方法,就是使用仙緣燈。
仙緣燈,是專門用來測資質的法器。被測之人,將仙緣燈捧在手中,最少一彈指,最多半刻鐘,仙緣燈就會放出各色光華,明暗代表資質,顏色代表五行。
那本名字很坑爹的《成仙的十種方法》說,天下生靈。皆有仙緣,差別者,在於仙緣的深淺。為什麼世間十之*的凡人,未能踏入仙途?因為他們仙緣寡淡,連踏入仙途的門檻都邁不過去。就算邁過去,其中大部分修士。只能在煉氣五層到煉氣圓滿之間徘徊,無法築就道基,縱靈飛仙。
仙緣燈可以很直觀地展現這個差別,無法點燃仙緣燈,就表示根骨不佳。仙緣淺薄;仙緣燈越亮,資質就越好。
看了這個,靈玉很想去測一下自己的資質。她之前從未擔心過資質的問題,因為入道以後,就時常聽別人說,她根骨上佳。可這裡是上界,不能築基,就表示仙緣淺薄,誰知道她的資質放在上界是不是能入眼。
可惜,範閒書告訴她。仙緣燈的煉製方法是不傳之秘,只有大勢力才有,他們就算有錢。也沒地方弄去。
只能看機緣了,希望自己真的根骨上佳,不然。就錯過這個機會了。
羅蘊聽說這個訊息的時候,沉默了很久。靈玉知道,他在自我懷疑,因為他一到煉氣五層,修為就再無進步,很可能資質不行。但這件事,她幫不上忙,現在自顧還不暇。
“神識……”靈玉翻著手中的書,喃喃自語。
那天她在書店看到別的修士檢視玉簡,自己卻不得其門而入,後來翻看書籍,才知道看玉簡要用神識。
說到神識,就要從丹田說起。在下界,所謂丹田,也就是臍下三寸這個位置,靈氣入體之時,會在體內開闢出丹田,真元在經脈流轉,最後歸於丹田,迴圈不止。在上界,卻不是這樣,所謂的丹田,認真說起來,分成三個。
上丹田,印堂之後,雙眉之間,俗稱腦子,是記憶思考的地方。中丹田,*之間,也就是心,藏氣之府,生機所在。下丹田,便是臍下三寸的丹田。
通常情況下,丹田沒有特指,說的就是下丹田,中丹田一般被稱為心府或氣海,上丹田則喚作識海。神識,就產生於識海。
靈玉不自覺地摸了摸眉心,她想到那個往自己腦子裡鑽的靈網,莫非,就是棲身於識海?
書上說,神識,由識海產生,是修士真正的耳目,神識強化到一定程度,周圍一切,皆逃不過它的感應。
靈玉看罷若有所思,神識的使用,與靈網相差不離,只不過,靈網其實就是靈氣所化,它卻是無形無質。
她敏銳地意識到,神識對於戰鬥的重要性。眼睛所見,耳朵所聞,都有其侷限性,哪怕修士目力、耳力都十分驚人,也是一樣。神識卻沒有這種侷限性,它惟一的侷限,就是距離。試想,戰鬥之時,周身皆在神識感應之中,該有多麼得心應手?再配合靈網,她就等於比別人多了一重神識。
這個想法,讓靈玉迫不及待地想去嘗試。
於是,她又去了一趟書店,買了一本《基礎煉神術》。臨走的時候,看到旁邊有一本《基礎御劍訣》,順手也買了。
這兩本書,涉及到具體的修煉方法,價錢比她那天買的雜書略高,要五塊靈石一本。
靈玉毫不猶豫地付了,這關係到修煉的基礎,不能馬虎。
隨後,她開始閉門修煉。
修煉神識不難,確切地說,靈氣入體之後,三個丹田都會自動開闢,只是下界功法缺失,修士不知道如何去感應識海和氣海的存在。靈玉按照《基礎煉神術》所說,集中精神,感應識海。
如此三天,她忽然感覺眼前一空,進入一種玄而又玄、難以言說的狀態。
這種感覺很奇妙,彷彿置身於一個虛無的空間,周圍是無邊無際的黑暗,這黑暗卻又有一種溫暖、安心的味道,讓她感覺到絕對的安全。
“這是哪裡……”她自語,彷彿是用眼睛在看,耳朵在聽,又彷彿根本沒有睜眼,也沒有開啟聽覺。
黑暗中,她看到一個小小的光點,這光點懸浮在空中,平和、安寧,朦朧的光暈,帶著讓人安然的氣息。
忽然,光點展開,倏然間鋪成一張網。組成這張網的,是一根根近乎透明的線,每一根線都極細膩,只要輕輕一觸,就會彈動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