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楊昭,楊明光

黃巾作亂之後,民不聊生。

他們從邯鄲城外出發,北上鉅鹿,所過之處,看到的鄉邑、村莊等,一片寂寥,一路走過,除了他們大軍,再也看不到其他人,毫無生機。

這就是亂世的現狀!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楊昭看了一眼身邊的曹操,想到那首蒿里行,有感而發。

曹操:“……”

聽到這兩句詩,他有一種感覺,像是自己的什麼東西被搶走了,心裡一陣空虛。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盧植唸叨了兩遍,撫手道:“楊司馬出口便是兩句好詩,我聽王使君說,楊司馬出身黎庶,但懂的甚多,有學識也有能力,你真的和弘農楊氏無關?”

楊昭哪裡懂得作詩,但是抄詩比誰都會,笑道:“我就是隨口亂說,並不懂詩,讓盧中郎見笑了。我的父母還在時,曾送我去讀書識字,有幸看過幾本書,積累了一些學識。後來父母病逝,家境貧寒,我只能放棄讀書,為了生活什麼都做,練出一身蠻力,最後守衛鄴城。”

對於自己身世的解釋,他早就想好了。

他在這個時空的父母早亡,認識的人不多,有些事情很好解釋。

“原來如此!”

盧植沒有再追問家世。

曹操對於楊昭,也甚是好奇,道:“請問楊司馬怎麼稱呼?”

“屬下楊昭,雖然讀過書,但當時年齡不夠,老師沒有為我取字,所以還沒有字。”

楊昭拱了拱手道。

曹操又道:“聽到楊司馬的兩句詩,再看到眼前的景象,讓我十分痛心。”

你當然要痛心,因為這首詩,以後還是你寫的。

楊昭心裡是這樣想,但沒有直接說出來,現在的曹操還忠於大漢,是為了大漢百姓而痛心。

“我想為楊司馬起字,不知道你是否同意?”

盧植突然問道。

他覺得楊昭這人,無論是領軍作戰的能力,還是學識方面都不差,讀過書,出口成詩,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應該也是個憂國憂民之人,能留在身邊重用。

為楊昭起字,他算是長輩。

也是一種,拉攏的手段。

“請盧中郎賜字!”

楊昭也不客氣,作揖說道。

這個年代的男子,加冠之後便是成年,需要取字,一般是由長輩、師長取的。

楊昭的父母大字不識,哪懂得取字,剛才那番話不算吹牛逼,的確讀過書,但也是加冠之前,讀的還不多,只是學會怎麼寫字。

以後要在三國混,字是不可避免。

能得到盧植這種大儒賜字,那是最好不過。

“容我想想!”

盧植坐在馬背上,一邊趕路,一邊沉思,道:“昭者,明也,光也,字明光,可否?”

楊昭對於這些,沒有過多講究,作揖道:“多謝盧中郎。”

“楊明光,好字!”

曹操讚賞道。

離開邯鄲,又走了一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