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全場被鎮住了,楊昭對這首詩造成的影響很滿意。
不做點什麼,他們還以為自己作為鄉勇,是好欺負的。
“孟德兄,謝謝你的劍。”
楊昭客套地說了一句,然後坐回到盧植身邊。
曹操回過神來,哈哈笑道:“明光兄這首詩,把我也嚇到了,今天讓我大開眼界,以後有機會,我再找你喝酒,討論詩賦。”
說罷,他也回到席位上,坐在曹嵩身邊。
皇甫嵩說道:“明光的詩才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就不必再議論下去,我們繼續喝酒,今天是慶功宴,而不是詩賦大會。”
他這是化解最後的尷尬,避免宴席冷場,也算是對楊昭的承認。
楊賜笑道:“皇甫將軍說得對,繼續喝酒吧。”
於是,宴席又恢復到剛才那樣,但沒有剛才那樣的熱鬧了。
盧植說道:“今天過後,那些世家士族的人,對明光的看法或許有所改變,但也得罪不少人,鋒芒畢露,有好也有壞。”
楊昭沒所謂道:“我不怕得罪人。”
“但是明光的前程,大概會因此斷絕。”
蔡邕擔憂道。
他一向儒雅,是個大儒,本不喜打打殺殺,此時也被楊昭的詩篇震撼,心裡認同楊昭是個大才,也是個有能力的人,可惜很快會遭到打壓。
楊昭道:“我的前程,也不在洛陽,請問老師,去北地的事情,不會也被他們打壓吧?”
“為何去北地?”
蔡邕好奇地問。
盧植哈哈笑道:“明光的心,在戰場上,想殺賊報國,鎮守北境,你放心吧,我為你安排好了,現在有功勞也有名聲,甚至皇甫將軍也有可能幫你,今天的事情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最終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楊昭感激道:“多謝老師!”
“明光還有如此志向!”
蔡邕心中對楊昭的看法,又有些改變。
這個年輕人,不驕不躁,志存高遠,最重要的是為國為民,這才是大漢需要的青年才俊,而不是眼前那些世家子弟。
“子幹收了一個好學生!”
蔡邕不禁有些羨慕。
盧植讚賞道:“明光的能力,還不止這些,明光的任命下來之前,如果還有時間,我們到伯喈府上,再好好聊一聊。”
蔡邕期待道:“那我期待著,明光的能力了。”
他們相視一笑。
因為有了楊昭這個異數的影響,慶功宴難以再熱鬧,很快結束了。
那些世家子弟,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也正如盧植所說的,他們恨上了楊昭,離開時看來的眼神,很不友善。
“明光兄。”
曹操離開之前,過來道:“最近在洛陽,可要小心了。”
楊昭苦笑道:“看來這段時間,我還是少出門為妙,多謝孟德兄的提醒。”
隨後,他們各自離開。
回到盧植府上時,楊昭今天在慶功宴上所做的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已經傳遍洛陽,沒有去赴宴的盧毓也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