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明府!”
楊昭他們聽到太守韓卓來了,連忙到外面迎接。
韓卓風塵僕僕,趕路得很急,身邊帶的人也不多,發生這種事情,他作為一郡之長,不得不來良鄉看看情況如何。
看到焦觸也在楊昭軍中,他鬆了口氣道:“焦都尉沒事就好。”
“可是我們的主力,基本全軍覆沒在燕山北麓,我只能帶三千多士兵逃出去,若不是楊縣令長帶部曲來救,我們大概是回不來了。”
焦觸往楊昭拱了拱手:“我還沒感謝,楊縣令長救命之恩。”
楊昭回禮道:“都尉客氣了。”
韓卓問道:“楊縣令長在良鄉,有多少兵?”
楊昭道:“良鄉有八百士兵,我有兩千部曲,縣尉也有兩千部曲,另外我們接受了數千南下逃亡的流民,也有三千多人願意加入我們軍中。”
“那麼多!”
一共八千多的兵力,讓韓卓微微一驚,心裡佩服楊昭的能力,只用了兩年時間,便發展得如此快,道:“昌平那邊,只能湊出兩千多人,是擋不住賊軍強攻,焦都尉你帶上剩下的三千多人,儘快去昌平支援防禦,和楊縣令長一樣,能招收流民,儘可能招收。”
“好!”
焦觸正是想去昌平。
聽到昌平的兵力那麼少,他想都不想,直接答應下來。
韓卓又說道:“良鄉這邊,全靠楊縣令長堅守,我還要回去涿縣,集合其他縣的兵力,安排北上支援,無法留在良鄉。”
對此楊昭是理解的,鄭重地點頭答應。
劉備問道:“請問明府,朝廷多久可以派兵來支援?”
“這個……”
韓卓不好回答,沉思了一會後說道:“我也不清楚,得看孔使君如何上奏,以及陛下、大將軍他們如何安排了。”
按照目前大漢朝廷那個現狀,就算能派兵來支援,也是能拖就拖。
年初才解決了區星叛亂,年底又來張舉和張純造反。
洛陽那邊的動作,不會很快,因為出兵平亂,需要錢和糧食,這些對大漢財政而言,就是筆鉅款,打完區星已經財政赤字了。
楊昭想起這些問題,大概記得這場仗一直到中平五年,還是六年才平息。
在中平六年,劉宏就掛了。
現在的劉宏,應該在賣官享受,就算有錢,也不會隨便拿出來作為軍餉打仗。
“朝廷的支援到來之前,我們只能靠自己。”
韓卓無奈道:“楊縣令長的能力,我是相信的,良鄉在你的防守之下,我不擔憂,接下來我會集合其他縣的兵力,優先守住昌平。”
楊昭道:“我明白了!”
依靠朝廷,希望很渺茫。
倒不如靠自己,盡力把敵人抵擋在燕山北麓,再想辦法把那些敵人,全部幹掉了。
第二天。
焦觸帶上那三千多殘兵,到昌平支援。
韓卓也離開了,要回去涿縣,做他應該做的事情。
良鄉的重任,落在楊昭身上。
“師弟有沒有信心?”
劉備憂心忡忡地問。
楊昭說道:“當然有信心,如果師兄害怕了,可以把雲長和翼德留給我,先回城內,和子泰一起守城。”
劉備不能認慫,馬上道:“我怎麼可能怕了?”
楊昭說道:“目前我們不要主動出擊,先守住營地,把敵人的虛實如何,摸清楚了再想辦法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