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根據目前的軍情,猜測判斷道。
張南雖然請求楊昭的支援,但心裡還是瞧不起一個鄉勇,冷漠道:“區區鄉勇,也懂謀略?不要胡亂分析,擾亂軍心。”
“楊縣令長只是猜測。”
焦觸馬上轉移話題,不想他們吵起來,萬一內訌就麻煩大了。
關羽他們一直跟在楊昭身邊,又聽到張南這種話,差點忍不住要拔刀,最後被楊昭一個眼神看去,只能忍下去。
既然漁陽這邊沒事了。
楊昭想了想便提出回去,就在出發的時候,昌平有緊急訊息送來。
“都尉不好了,敵人的主力正在攻打昌平!”
傳遞訊息計程車兵,匆忙地跑進漁陽大營呼喊道。
“什麼!”
焦觸和張南同時震驚。
前者震驚的是,居然被楊昭猜對了。
後者的震驚,是不相信楊昭能猜對,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臉。
這怎麼可能!
“快走,支援昌平!”
楊昭高呼道。
騎兵馬上出發。
焦觸和張南,也帶兵跟上,速度自然沒有騎兵的快。
然而,楊昭來到昌平的時候,敵人的主力,打了一會便撤退,又是走得一乾二淨。
經歷過了數戰,楊昭逐漸摸清楚,敵人這樣做目的是什麼。
敵人不是集合大軍攻打某一處,而是不斷地騷擾各處軍營,打了一會便逃跑,因為烏桓戰馬多,他們的騎兵也多,機動性很強,作戰十分靈活。
經常是昌平打了一會,再跑去打漁陽,最後又打良鄉,每一次都是騎兵主力出擊,攻打一個營的時候,會導致其他兩個人,不得不派兵來救。
敵人的攻擊,虛實結合,還是疲兵之計。
有可能一開始來勢洶洶,但那是虛的,剛打起來就跑。
還有可能,一開始是佯攻,但是越打越猛,就變成了全面的進攻,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他們暫時摸不透,敵人哪一次是真正進攻,哪一次是佯攻,數次佯攻之中,只要來一次強攻,都有可能攻陷軍營,深入涿郡和漁陽郡。
除了楊昭的良鄉,優勢足夠多,其他兩個縣的軍營,被折騰得夠嗆!
所以三個營的兵力,不得不全力以赴,全力應對每一次敵人的攻打,但是這樣一來,會把軍營計程車兵累死,就是疲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