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頓的信心,很快被張遼擊潰。
想要衝殺出去的機會,也被張遼帶兵截斷了,張遼還一刀砍下蹋頓和能臣抵之的腦袋,象徵著滅烏桓這一戰的結束。
剩下的烏桓士兵,看到自己兩個單于都沒了,不得不丟下武器投降。
白狼山上的大火,還在熊熊燃燒。
讓本就熱辣的白天,顯得更炎熱了。
張遼帶上所有俘虜回去見楊昭,還有蹋頓和能臣抵之的腦袋。
楊昭大賞張遼,又下令道:“全軍出發,去柳城。”
從白狼山到柳城,還有一百多里路,他們走了一天多才走完,進城的時候,只見田疇已經在等待,城內那些百姓,害怕地往外面的楊昭看去。
“恭喜主公,滅了烏桓,把右北平、遼東和遼西等地,收回來了。”田疇祝賀道。
楊昭想了想說道:“遼東還有一個公孫康,他至今還沒表明,是否有歸順的意思,你讓人送一封書信去給公孫康,看他是怎麼想的。”
如果不肯歸順,他們做的很簡單。
大軍都來到遼東,誰敢不服,打就是了。
楊昭又道:“接下來,子泰為幽州刺史,閻柔和鮮于輔,你們對幽州最熟悉,能不能為我領兵鎮守幽州,保護大漢北邊的安全?”
“屬下沒問題。”
“全聽主公的安排。”
閻柔和鮮于輔同時說道。
田疇聽到能當幽州刺史,當然也是沒問題,總算能離開良鄉,透過功勞成為一州之主,在幽州再待幾年,應該能被調回洛陽。
控制住柳城後,楊昭還設立了一個,遼東都護府,校尉是鮮于輔,副校尉是閻柔。
幽州的那部分降兵,訓練過後,就會安插到遼東都護府,編入鮮于輔他們的部下,作為在遼東的駐軍,鎮壓一切不確定因素。
楊昭真的想把烏桓人全部趕走,奈何烏桓人在三郡裡面,紮根太深,胡漢通婚、混居等情況到處都是,只能把人留下來,也算是留住三郡的人口。
除了那些俘虜被安排去挖礦,其他的烏桓人,他都不管了。
這才讓三郡的百姓,暫時放下各種心思。
來到柳城的第三天。
前去送信給公孫康的人,沒有那麼快有答覆回來,不過駐守在柳城北邊計程車兵派人回來說,他們捉了一隊南下的鮮卑人。
楊昭讓他們,把鮮卑人帶到柳城。
“闕機,拜見大漢大將軍。”
這一隊鮮卑人,正是軻比能派來,向楊昭求和的闕機他們。
剛靠近到遼東邊境,他們就被駐紮計程車兵拿下,剛開始還想反抗,但被殺了十多人之後,闕機只能老老實實地讓守邊計程車兵帶走。
闕機又道:“我是軻比能單于麾下將軍闕機,代替我們單于,來向大將軍求和,請大將軍同意!”
又是求和?
楊昭想到了步度根,現在軻比能部也不願意再和自己打,不過他們這樣想也是正常,素利帶來的鮮卑人,全軍覆沒在泃水岸邊。
見識過楊昭的厲害,軻比能的想法,也在向步度根靠攏了。
“步度根求和,可是付出了不少代價。”
楊昭看向對方,問道:“你們能給出多少代價?”
闕機直接說道:“三萬頭羊,一萬匹馬,五千頭牛,還有各種珠寶珍品,大將軍覺得如何?”
看不出來,軻比能還那麼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