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之前,還是放心不下,雖是萍水相逢,也算是一同出生入死一場,不能讓他獨自一人去尋仇,送了性命。
思前想後,並沒有什麼好的法子。
她出了蘇府,到了陳先生的學塾。
學塾外,有七八個少年舉劍劈斬,靈蛇走步,全是精妙。
門口並沒有童子把守。
楚蓉兒緩步走進學塾。
陳先生坐在案前,正教著一個童子朗誦詩書。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身旁童子撓頭道:“先生,什麼是文武知道吶?”
陳先生拍著竹簡書卷道:“所謂文武之道,就是一些大道理,你暫時還不能完全明白,文道謂以儒法施之天下,佈德向善,尋求大同;武道謂以俠義行之江湖,練劍問心,浩然正氣。”
童子戳著書卷上的墨字,憨憨道:“先生,我讀完這篇就可以練劍去了吧!”
“哼哼,小葫蘆,是不是又想去貪玩了?”
小葫蘆破口大笑,兩個大牙還未長出新牙,說話有些漏風。
“讀完這篇,我就都記住了,就可以去練劍了!”
陳先生擺袖攤開書簡,嗯地點頭。
楚蓉兒走近身旁,恭敬地作揖。
“陳先生好!”
陳先生伸手指著左畔的席墊道:“小姑娘請坐。”
楚蓉兒抬腳走到席墊上盤跪曲身。
“先生,小女子有一事相求!”
陳先生轉頭望向她,扶須請手道:“小姑娘但說無妨。”
“秦軾因婧禕死去,患上相思之疾,每日活在愁恨之中,心態時好時壞,琢磨不透,近些日子,我已幫他用湯藥醫治,暫時好轉了些。一想到告別離去,怕他尋思不通,一人找桃花谷和青嵐宗尋仇,若是這樣莽行,怕是搭上一條性命,還請先生看管,留在學塾。”
陳先生頓了一會,遲疑道:“秦軾本就是我儒家門下子弟,理應護他周全,只是……”
“先生有什麼難處?”
陳先生咂嘴吸了一口長氣。
“只是老頭兒要去趟西塞,無暇看管弟子,學塾上的那些弟子,我且讓年長的大弟子管束,至於秦軾,恐怕有些為難。”
楚蓉兒拜手謙虛道:“先生此行如此看重,定然是件大事!”
“我看小姑娘一身俠義氣概,講講也無妨。你可還記得我在桃花谷口提及的重要之事?”
“記得!”楚蓉兒疑問點頭。
“我近些日子去了帝都,暗訪落實了桃花谷和青嵐宗的陰謀,事關西塞‘天焱軍’的生死,不得不親自去上一趟。”
“天焱軍?”
楚蓉兒緊皺眉頭,睫毛擁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