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眾人心目中,三眼銃是最最先進的火器。
不管是和前朝作戰,還是同郭子興或陳友諒交戰,這三眼銃都發揮了奇效。
可以說三眼銃在他們看來,是經歷過戰火的考驗的。
現在朱高煦弄出來一個什麼大明銃,雖說名字起的不錯,但效果怎麼樣這些人都不怎麼看好。
這不僅僅是眾多大臣們的心思,就連胡惟庸之所以有那麼大的信心,也是這個原因。
畢竟他也不是和平時期的宰相,再怎麼說他也是跟著老朱從紅巾軍那邊殺出來的。
胡惟庸自以為知道三眼銃的威力,對上朱高煦是絲毫不虛。
而朱高煦大概也知道這些人的想法,今天他就是拿著小刀兒奔著這一眾大臣的腚來的,必須拉一刀給他們開開眼。
這麼想著,朱高煦直接對著老朱說道:“此處離那靶子不過二十步,距離太近,絲毫看不出大明銃的威力,所以孫兒請皇爺爺下旨,將那大明銃移到兩百步!”
先不說老朱聽到這話怎麼說,但是那些大臣聽到朱高煦此話,心中都是一驚。
他怎麼敢!
其實也不怨這些大臣不相信,換成誰如果沒見過後世發達的科技誰也不會想到。
畢竟在他們的印象裡,三眼銃就是最好的火器。
而三眼銃說是射擊距離為三十步,但有效射擊距離也就二十步左右。
超過三十步,那裡面的彈珠不知道就飄哪去了。
到了七八十步,更是威力全無。
如果敵人穿上重甲,那效果還會打折扣。
而朱高煦上來就是將距離提高到兩百步,這一下子就是三眼銃的十倍距離。
而且這還不是這麼計算的。
火器這玩意兒,加一步都非常困難,距離越是遠,便越困難。
其中不僅要保證威力,也要保證其精準度。
這困難可想而知!
一些大臣此時甚至覺得,如果真讓朱高煦的大明銃打中二百步的靶子,並且威力還不錯的話,那剩下的專案也不用再比了。
此時胡惟庸的雙手緊握,不知不覺間手心已經冒出了汗水。
不得不說,近幾年都沒有發生能讓身為相國的他如此緊張的事情了。
而朱元璋面對朱高煦的這個請求,自然沒有不準予的理由,當即揮了揮手,身後的李公公立即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隨後開始吩咐人挪動靶子。
這一下,可哭了要打三眼銃的那名老兵了。
此時他是開槍也不是,不開槍也不是。
開槍吧,他也知道不可能打中靶子,不開槍吧,這麼多大臣還有皇上都看著呢,他這麼傻呵呵的站著屬實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