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一章 美差

“該殺的人不能活,除去胡惟庸的親信之外,孫兒覺得其他人大可不必過多追究,能降級的別罷官,能罷官的莫殺人。”

這是朱高煦給朱元璋出的建議。

歷史上就是因為朱元璋殺了太多人,導致朝廷動盪,一時間人人自危。

嚴重的拖累了大明的腳步,為後面埋下了很多隱患。

甚至到後面老朱已經無人可用,能真正辦事兒的人基本上全死了。

朱元璋聽到朱高煦的建議後,沒有著急表示同意。

反而是看著他發問道:“ 這次如果不下狠手,不殺他們個骨肉分離讓他們知道疼,下次若是還敢當如何?”

朱高煦聽到這話顯然是早有準備,當即說道:“不殺人不等於要結案,一直拖著就好了。”

朱元璋聽到朱高煦此話有些不懂什麼意思。

皺眉間心中暗暗思量。

不殺人不等於要結案......

不結案......

朱元璋好似抓到了什麼關鍵資訊一般。

而此時朱高煦又恰到好處的解釋道:“只要不結案,一切都有變數,看誰不順眼,誰就有可能是胡惟庸同黨......”

說到這兒,朱高煦便閉口不談。

但朱元璋何許人也,瞬間明白了朱高煦的意思。

朱高煦顯然是讓他抓住眼前這個機會不放手。

只要不結案,以後看誰不順眼,誰再敢唱反調拖後腿,那誰就是胡惟庸的同黨。

藉此理由直接弄下臺。

畢竟胡惟庸身為左相國,又是淮西一黨的領袖,各種身份在上面,審的長一點也屬實正常。

平常要是哪個大臣唱反調,還真不好管理。

畢竟官官相護,裡面關係錯綜複雜,上了品的官員都有保護,傘。

而朱元璋本就不是什麼喜歡世家大族的人。

很多政策都對世家大族或者是文官不太友好。

導致政策下放非常不順利,處處受到阻礙。

有此理由在手,說白了就是多了一個不需要審理的buff在身。

你錯綜複雜?

你有保護,傘?

你敢不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