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的麾下共有量完精兵,除開日常的巡城之外,便只剩下了操練。
與其讓士兵們把剩餘的精力消耗在了玩錢、喝酒、找女人上,倒不如將他們也收攏起來,效仿鐵浮屠,開墾荒地,播種糧食!
鐵鉉是個行動派,一旦想到了這個念頭,便要立即著手前去實施。
於是,他匆匆告辭了花木蘭,轉身朝自己軍營策馬而去。
朱元璋的壽辰總算來了。
整個應天府裝飾得格外繁盛、喜慶,處處張燈結綵。
過節、生日、結婚是吉事;而災荒、兵敗、死亡是凶事,按照大明的禮法,是很重視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
天子壽辰,那自然是最大的吉事,需當穿吉服。
有生意頭腦的小販,更是在熱鬧地段都結綵棚,鋪陳冠梳、珠翠、頭面、衣著、花朵、領抹、靴鞋,以供百姓們購置過節。
若是兜裡沒錢也不打緊,“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
為了彰顯朱元璋與民同樂的心情,今晚的應天府更是取消了宵禁,而在秦淮河一線,還佈置了綿延十里的花燈,可供百姓們觀賞。
當然了,此時應天府最熱鬧的地方,當屬皇宮莫屬了。
除開文武百官之外,還有不少藩屬國的使臣也都紛紛獻上了重禮,以祝賀朱元璋的生辰。
便是鎮守各處邊疆要塞,無瑕分身的將軍們,也都快馬加鞭,奉上了自己對陛下的祝福與心意。
劉伯溫、宋濂、李善長、方孝孺、胡惟庸、徐達、常遇春……但凡是叫得出名的重臣,係數到場。
值此良辰美景,普天同慶的日子裡,自然是不需要如朝堂之上那樣規矩森嚴。
大家彼此拱手寒暄著,攜手入席,彼此敬酒,臉上滿是歡笑。
等到眾人喝過一輪之後,朱元璋這才換上了一身新衣,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重臣齊齊起身叩拜。
“諸位愛卿,平身,免禮!”
朱元璋容光煥發,眼中盡是笑意,大聲說道。
“今兒個是咱的壽辰,不談國事!來來,都吃好,喝好!”
說著,他便舉起酒杯,與諸位朝中重臣一起滿飲。
而後這才坐下,與馬皇后一起,吃菜飲酒。
大臣們紛紛起身,上前祝酒,並奉上自己精心準備的賀禮。
劉伯溫、李善長、胡惟庸、宋濂……
所有人都逐一上前祝酒、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