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最近在讀唐史。相傳,李淵之妻竇氏一共為其誕下四子。”
“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為人寬厚有幹才,輔佐李淵日常處理政務,戰時穩定後方。”
“此子秦王李世民,功勳卓越,經常領兵出征,武力超群。”
“三子李玄霸早夭,按下不表。”
“四子齊王李元吉與大哥李建成教好。”
朱元璋沒有說話,靜靜等待著胡惟庸的下文。
他方才所說的這些東西,都是歷史書上有的,即便是朱元璋也對此有所瞭解。
不過這時候,胡惟庸偏生挑選這個時機,把這些事情說出來,那麼足以見得,他是打算要借古說今。
李建成,李世明,李元吉……呵!
他倒是想要看看,這胡惟庸的嘴裡,究竟能說出點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胡惟庸繼續說道。
“李淵次子李世民膂力過人,戰力超群,連戰連勝,在軍中獲得了難以想象的影響力。”
“正因如此,所以李淵曾有過想要改立太子為李世民的想法,幸好只是個想法而已。”
“可即便如此,最後還是招來了玄武門之變,兄弟手足相殘。”
說到這裡,朱元璋的表情已經變得十分狠戾了。
他冷冷盯著胡惟庸:“你是想借唐高祖李淵的事情,來告誡咱是吧?哼,莫非你以為如今的湘王老十二,已經不輸當年的天策上將李世民了?”
胡惟庸沒有回應,只是長拜不起。
這一番話,由朱元璋自己說出來就行了。
他的確是沒有必要再多此一舉。
不然,恐怕就當真是得掉腦袋了。
不得不說,胡惟庸的這番話,也的確是讓朱元璋恍然大悟了過來。
他之前一直覺得,對於荊州府百姓們給老十二修生祠這件事情,挺膈應的。
原來,真正讓他感覺到膈應的,應當是這裡!
功高蓋主了。
老十二的能力,已經大大超越了自己的預期。
倘若等到百年之後,當真要讓太子朱標繼承大統,老十二但凡有點什麼想法,只怕老大都沒有辦法應付,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奪位。
不行!
絕對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朱元璋此時已經暗暗下了決心,老十二不過一個藩王,他的手裡不能夠擁有那麼重的兵權!